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76)
报纸(629)
学位论文(173)
图书(150)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47)
地方文献 (8)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492)
2010(493)
2006(320)
2004(220)
2002(228)
1996(220)
1979(38)
1956(7)
1954(2)
1934(14)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72)
历史教学(17)
史学集刊(8)
辽海出版社(4)
中华书局(2)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2)
今日中国出版社(2)
清华周刊(2)
山西古籍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山谷诗思想内容新探
作者:匡扶  来源:甘肃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内容  山谷诗  王安石  苏轼  北宋  黄庭坚  儒家思想  社会现实  仁政爱民  江西诗派 
描述:人是秦观、张耒、晃补之),由于新、旧党争,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进退。元丰三年(1080),改官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六年,调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平)。元丰八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修《神宗实
杜甫研究(四)
作者:萧涤非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英雄  王安石  政治家  杜甫研究  白居易  人言  北宋  工部  文天祥  创作 
描述:子昂,才
宋代的茶禁与茶户、茶贩的反抗斗争
作者:关履权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园户  少数民族  唐宋时期  制茶业  社会风尚  通商法  榷茶  禁榷  北宋 
描述: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也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足见用茶之普遍。
媚亦有术
作者:骆守中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墓志铭  趋炎附势者  北宋  留名青史  进士及第  三司使  熙宁  指使者  自立门户 
描述:只要作了大官或名人,无论忠奸贤愚,总有一伙小人要趋炎附势,献媚取宠。当然,其目的能否达到,则取决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主要是被趋附者的态度。王安石北宋有名的大臣,其功过自有历史评说,而当年
讽贪官诗
作者:李秉鑑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参知政事  宋理宗  北宋  贪官  神宗  谥号  清廉  知耻  下传 
描述:北宋人赵抃曾在神宗朝与王安石同任参知政事。赵抃为人刚直不阿,清廉自守.他出任成都大守时只骑一匹马,携带一琴一鹤上任,卸任时也如是而去、朝廷上下传为美谈。死后谥号清献,葬于衢州城东北。赵抃去世后70
出一头地
作者:暂无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王安石  苏东坡  文学家  政治家  曾巩  人才  北宋  宋史 
描述:坡的故事。
字典中为什么没有“囍”字
作者:王晨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修辞  字典  王安石  字词典  用字  北宋  大门  修辞格式  题名  汉字 
描述:人们结婚办喜事,大都喜欢在庭院门墙上贴大红“囍”字。但为什么字典中没这个字呢?这个字在北宋才出现。相传王安石在结婚的那天,又得到金榜题名的喜报。他喜上加喜,宴席间便挥笔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囍”字
重读《伤仲永》有感
作者:徐慧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父亲  重读  北宋  古人  结构严谨  创造精神  沉思  初读  文豪 
描述:初读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心中仅有对方仲永的深深惋惜:一个天资聪明的男孩,本可以成为一代文豪,但由于其父的愚昧、虚荣和自己的懦弱,最终变成平庸之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读到了《伤仲永》,掩卷后
读苏轼的《赤壁赋》偶得
作者:张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赤壁怀古  王安石  曹操  书画家  黄州  文学家  北宋  现实人生  歌行 
描述: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之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
烟花爆竹,禁禁放放争议几时休
作者:邹德萍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北京市  省会城市  中国春  鞭炮  王安石  中华民族  解禁  北宋  中国传统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诗人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元日》诗,描绘了一幅古人辞旧迎新的喜庆画卷。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