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萍乡与南丰傩面具造型探研
-
作者:俞大丽 冯立 来源:装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傩文化 傩文化 艺术造型 艺术造型 程式规则 程式规则
-
描述: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赣西傩文化。赣傩面具的独特魅力体现在其艺术造型上独到的艺术处理。应该说,赣傩面具塑造的不是现实物象,而是反映出了老百姓对生命现象的体悟或感受。
-
江西广昌孟戏舞台程式的民俗书写方式
-
作者:陈利利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舞台程式 舞台程式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
描述:质文化遗产重要元素的遗存.
-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孟戏”为例
-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习俗 广昌 孟戏
-
描述: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孟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流传演变至今仍生生不息,体现了文化传承演变的本土化过程以及文化范本的功能与意义。
-
江西建昌帮炆法特色炮制及其现代研究思路
-
作者:易炳学 钟凌云 龚千锋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 建昌帮 炆法 炆法 炮制原理 炮制原理 工艺改进 工艺改进
-
描述:炆法为江西建昌帮独有的传统炮制方法。文章对炆法的传统特色炮制工艺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炆法特色炮制原理的研究思路,并借鉴江西民间瓦罐煨汤改进的煨汤炉设备,提出了炆法新工艺改进的研究思路,为地方特色炮制
-
江西建昌帮炆制地黄中辅料作用探索(Ⅰ)
-
作者:胡志方 王小平 郭慧玲 陈建章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昌帮 建昌帮 熟地黄 熟地黄 单糖 单糖 低聚糖 低聚糖 炮制机制 炮制机制
-
描述:黄的影响.结果:炊制地黄中单糖含量高于各缺辅料炆制品,但其低聚糖含量低于各缺辅料炆制品.炆制地黄、炆制地黄(缺砂仁)、炆制地黄(缺砂仁与陈皮)、炆制地黄(缺砂仁、陈皮与黄酒)、炆制地黄(缺黄酒)、炆制地黄(缺陈皮)中单糖质量分数分别为(23.46±1.07)%,(21.81±0.94)%,(15.83±1.01)%,(14.14±0.58)%,(21.91±0.76)%,(21.53±0.84)%;低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02±0.25)%,(3.29±0.17)%,(11.73±0.64)%,(14.33 ±0.83)%,(6.17 ±0.38)%,(3.77±0.19)%.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准确;辅料砂仁、陈皮与黄酒会影响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为阐明其炮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牡丹亭”等名人手迹入藏江西抚州市档案局馆
-
作者:叶友江 来源:中国档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等名人手迹入藏江西抚州市档案局馆
-
江西戏曲发展的新契机: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述评
-
作者:叶树发 黄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发展 江西南昌 新版 戏剧事业 新契机 高校 校园文化 戏剧艺术 学术研讨会
-
描述:2003年10月23日至26日,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郭汉城、康式昭、王安葵、叶长海、季国平、查振科、刘祯等专家学者专程来南昌江西师大观摩新版赣剧
-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
作者:刘信中等 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科学考察 考察报告 江西省
-
描述: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
江西南丰白舍窑 饶家山窑址
-
作者: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丰县博物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瓷窑遗址 发掘报告 南丰县
-
描述:江西南丰白舍窑 饶家山窑址
-
江西相山构造:岩浆演化与富大铀矿形成
-
作者:邱爱金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床 铀矿床 矿床成因论 矿床成因论 江西相山 江西相山 富大铀矿形成 富大铀矿形成
-
描述:该文从华南最著名的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垲西段的研究入手,论述了德兴--遂川NE向大断裂经历了“剪切走滑--伸展拉张--挤压逆冲”3个阶段演化。研究表明上述构造演化三步曲对相山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及铀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