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临川四梦”与汤显祖后期思想的转变
作者:王卓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转变  佛教思想  儒家思想 
描述:汤显祖作为明代中后期的戏曲作家,他的思想有同时代人的特点———儒、释、道三者合一;但是这三者在他身上无法融合在一起,而是随时叠现,这也是与当时文人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在看他的"临川四梦"的时候,会
从孔子“损益”周礼看孔子思想的进步性
作者:杨建宏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进步性 
描述:相当的进步性。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
作者:章国平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格思想  现代价值 
描述:育国民人格具有主体意识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周礼》中社会救助思想略论
作者:甄尽忠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社会救助  实施 
描述:在《周礼》中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救助制度,其救助对象主要有幼儿救助、老人救助、残疾人救助和疾病救助等。《周礼》中的这些社会救助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已得到普遍的实施,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救助思想
试析王安石富国富民思想中的悖论
作者:杨世利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调控  以义理财  富国富民  国家观 
描述:根植于儒家特有的国家观里
郑玉“和会朱陆”的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解光宇 朱惠莉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玉  吴澄  和会朱陆 
描述:“鹅湖之会”拉开了“和会朱陆”的帷幕。元代吴澄“宗朱而崇陆” ,在“和会朱陆”中有贬朱褒陆的倾向。徽州学者郑玉则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朱、陆之学各自的利弊 ,认为应汇两家之长 ,打破门户之见。郑玉“和会朱陆”的观点影响了当时及后代学者 ,为理学内部阵营的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宇宙·六经与我——陆九渊思想略说之二
作者:许怀林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宇宙与我  六经与我 
描述:系。谈“六经”一段先以反诘句式答问,故须在标点上有反映,表达的是反对以己意注经,造成曲解,含蓄地批评了朱熹;其次强调了学习六经的关键是“修身”,要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他以韩愈“因学而学道”的“倒做”为例,批评言与行相背的弊病。同时,这也是陆九渊以宏道为己任的自豪、自信的证明。这个谈话中有一定的片面性,却不宜因此而否定其合理性。
浅析陆九渊“学为人”的教育思想
作者:张二平 徐丽华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思想  做人 
描述:“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并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陆九渊教育思想,对于今天实施以
试论吴澄易学的理气论思想
作者:章伟文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气  理气先后  理气有无  易之象皆实有 
描述:是在本体问题上, 发展了《易·系辞》中的元气生机观,使儒学基本上摆脱了以“空寂”、“虚无”为特征的 佛、道本体论的影响。其次,理气不可分,理在气中为儒家追求在现实中超越奠定了理论基 础。第三,吴澄区分理与气,区分功能与实体,比张载仅立“清虚一大”为万物源有更多的 合理性,为儒家的成圣成贤的修养论奠定了基础。
论汤显祖的戏曲思想及其花间词评点
作者:涂育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词  戏曲思想  汤沈之争  词体  评点  雅俗之辨  牡丹亭  戏曲艺术  花间集序 
描述: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汤显祖词学观念或者说汤显祖由词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戏曲思想,而且,生动地体现了文体观念由词而曲发展的脉络,戏曲“情本”论、格律与文采之争在某种意义上是词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