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50)
图书(134)
学位论文(103)
报纸(92)
会议论文(5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96)
地方文献 (23)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4)
2013(95)
2011(135)
2010(106)
2008(116)
2005(60)
2000(39)
1997(34)
1960(12)
1936(13)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古典文献研究(1)
王应麟的文体思想
作者:任竞泽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玉海  玉海  指南  指南  文体思想  文体思想 
描述:的构建和形成,与其"综罗文献"的史学思想,师承朱熹、吕祖谦、真德秀等通儒硕学,以及以"博学宏词科"出身为荣耀等学术背景都有很大关系。
乐史·史·知史
作者:邓泽雄  来源:辅导员(教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乐史  教学工作者  教学工作者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重理轻文  重理轻文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  兴趣教学  兴趣教学 
描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历史总摆脱不了“二流学科”的尴尬境遇,无疑增加了历史教学工作者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我觉得兴趣教学必不可少,它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吴澄之为工夫探析
作者:林佳莹  来源:东方人文学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本心  尊德性  道问 
描述:吴澄之为工夫探析
王安石「以《礼》解《诗》」的《诗经》
作者:张鸿恺  来源:弘光人文社会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诗经  以礼解诗  熙宁变法 
描述:态,以呈现王安石《诗经》在政治背景之下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及 学术特徵。
皮锡瑞“三礼”的今文经学观
作者:潘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之分。皮锡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礼多从礼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书“取法近人”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徐世平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法论意义  古代书法  书法学习  赵之谦  康有为  甲骨文  沈曾植  李瑞清  何绍基  吴昌硕 
描述:也并不相同。学习前辈、长辈甚至是同辈,自然可称之为"近";学习生活年代相近者的书法也可以称之为"近"。每个时代都有相对于它的近人和古人。
炯喜建新居
作者:暂无 来源:文楼乡音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炯喜建新居
朱熹、黄干及杨复祭礼的形成
作者:叶纯芳  来源: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  朱熹  《仪礼》  《礼记集说》  《礼记》  主题分类  《三礼》  周礼 
描述:了表现朱熹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的想法,也透露出朱熹想要重建、完整《仪礼》的期望,以及由《仪礼》统摄其他各部经书的礼思想。
中国楹联概论(连载九)
作者:谷向阳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词元曲  朱熹  新变革  书院  桃符  宋代文人  春联 
描述: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数为五言联、七言联。楹联吸收了词曲的营养,在语言上不断进行着新变革,第四节楹联的发展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
晏几道词思想新探
作者:徐安琪  来源:词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感物  人生  功用  思想  晏殊  北宋  士大夫  情感  相思 
描述:味其言也’的慨叹,对此,小山当有‘深情惟有君知’(临江仙)的感喟。小山为词一如其为人,自立规摹,卓荦不群,故而词韵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及生发不已的意蕴。晏几道对于词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