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牡丹亭
作者:顾杰善  来源: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林黛玉  崔莺莺  封建礼教  反封建  《西厢记》  汤显祖  个性解放  红娘 
描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资本主义因素的瓦解下,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一些和商业资本有联系的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活跃在明代的政治舞台上。因
汤显祖和《牡丹亭
作者:陈美林  来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和《牡丹亭
牡丹亭在哪里写成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临川四梦”  《南柯记》  《邯郸记》  《紫钗记》  汤显祖 
描述:玉茗堂是一座怎样的建筑?玉茗堂果真是在临川沙井巷?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都是在这里写成的吗?
汤显祖与《牡丹亭
作者:郑冬梅 海虹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与《牡丹亭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刘畅  来源:才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观  汤显祖  牡丹亭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描述: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分析和对比,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异同点,来共同促进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交流。
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宗教智慧  宗教智慧  艺术智慧  艺术智慧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描述:时节,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来珞珈山演出,用“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来形容其盛况,毫不为过。被感动的岂止是珞珈山?整个武汉市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满城争说《牡丹亭》”。以下三篇文章记录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从古典走向现代
作者:刘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剧  还魂记  牡丹亭  比较  唱腔  声腔 
描述:予了“美、秀、娇、甜”的高度评价。近半个世纪后的2003年,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的江西师范大学,采用校园与戏曲联姻的举措,对《牡丹亭》进行重新打造,运用现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段,演绎出一部新版赣剧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集》谈起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上的华彩乐段
作者:余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乐段  陈最良  牡丹亭  学生  老师 
描述:当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