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06)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61)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8)
2013(425)
2011(482)
2010(478)
2009(428)
2003(234)
1996(217)
1994(202)
1979(36)
1974(96)
按来源分组
佛教文化(7)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7)
学习博览(4)
城市快报(3)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苏东坡饮酒
作者:李国文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和陶饮酒  人生哲学  快乐  王安石  酒精度  酒杯  流放  明诗  宋代 
描述:爱酒铭。后来,他流放岭南惠州的倒霉日子里,甚至自己酿酒呢!人之喝酒,有数种状况:一是嗜好,对杯中物情有独钟,自斟自饮,自得其趣;二是应人之邀,坐在席旁,杯在手中,盛情难却,不得不饮;三是意在酒
让习作评改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作者:王素华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注学生  引导学生  教师  评改  自主修改  写作教学  共同提高  闪光点  欣赏  王安石 
描述:经修改而成"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教师必
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创设问题情境,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
作者:张东华  来源:文理导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  潜移默化  学生  亚里士多德  外在条件  积极思维  王安石 
描述:过:“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王安石也说过:“人的学习不可能‘元问而得’,‘尤思而得’。”
沈括在家庭暴力中完成《梦溪笔谈》
作者:宋慧敏  来源: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家庭暴力  梦溪笔谈  张氏  水利工程  王安石  北宋  不作为  学者型  政治家 
描述: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人。他是北宋响当当一个人物,是个学者型政治家。他和王安石一起排除万难并肩作战致力新政。沈括当时负责北宋财政部门的改革,他硬起手腕顶住一切压力罢免了六位
“岁寒三友”之:梅
作者:肖莉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岁寒三友  王安石  中华民族  咏梅  品格  算子  中国古代文人  毛泽东  寒冷 
描述:清逸的气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中的"岁寒三友"之中的梅,去领略文人笔下的梅花的傲雪与冷艳。
宋朝何以成为华夏文明最高峰
作者:一鸣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述职报告  宋仁宗  华夏文明  毛延寿  求异  皇帝  欧阳修  王昭君  刑狱 
描述: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38岁的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任满,被召还京师,改任度支判官,按惯例要向皇帝上交一份述职报告,但王安石趁此机会写了篇洋洋万言的政治论文,在次年初呈了上去,这就是著名的《上
品出古诗的韵味
作者:李蕾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趣味  陶渊明  朱光潜  王安石  古代文人  喻人  地方  旁观者  田园诗 
描述: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中说:"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工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
兴德灭谀
作者:王立常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祥正  以德治国  读后  认识  宰相  武冈  建议  神宗  江东 
描述:石说:"我不久前在江东时,曾
仰陆佃其人
作者:易家言  来源:学理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佃  王安石  宋神宗  中进士  陆游  宋史  蔡京  熙宁  徽宗  小传 
描述:从《陆游小传》里,得知其祖父陆佃也是诗人。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陆佃中进士甲科,授蔡州推官。徽宗时,为尚书左丞;蔡京排挤他,被贬出京,死于任上,时年61岁。一生著作很多,其诗由清人所辑,名为《陶山集》,收进200多首。看《宋史》,又得知陆佃在文
历史课上最有“前途”的学生
作者:暂无 来源:创新作文·奇趣故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王安石  欧阳修  诸葛亮  课堂气氛  课桌  学生  下午 
描述:某天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他:"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