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
-
作者:汪家熔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文学成就 杭州西湖 治学经验 王安石 疏浚 农村调查 眉山 苏轼 四人帮
-
描述:坡是他后来的号,眉州眉山(现四川眉山县)人。他和他父亲苏洵,
-
《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
-
作者:马孝义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轼 司马光 宋神宗 知识分子 文化教育 王安石 翰林学士 青少年 旧党
-
描述:党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被放到广东的边远地方,直到1100年才遇
-
谈望文生义
-
作者:汪溶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苏东坡 问荆 苏轼 解放战争 意义 汉字部首 宋朝 解放区
-
描述::“拿竹去打马,就叫做‘笃’,不知道拿竹去打‘犬’,有什么可笑!”荆公又没有回答。东坡又问他:“‘鸠’字是九
-
北宋诗风形成的禅因佛缘
-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才学为诗” “公案” 北宋 苏轼 以文字为诗 王安石 诗风 禅宗 南宗禅 诗歌创作
-
描述:均可从如上三方面得到体现。然而,宋诗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佛禅,亦受病于佛禅,北宋禅家那种“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舌”的禅病,也使得宋诗因对语言形式的过分纠缠而自病、病人。
-
从《汉书·疏广传》想起的
-
作者:王季思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三个问题 汉书 西汉 苏轼 更漏子 东海郡 宋神宗 海州 封建社会
-
描述:苏轼有首《更漏子·送孙巨源》词,它的上片是这样的: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琉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孙巨源名洙,《宋史》有传。宋神宗熙宁年间,他园不满王安石推行的新政,从汴京外调到海州去
-
北宋时期的传记文学
-
作者:韩兆琦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墓志铭 传记文学 北宋时期 苏轼 神道碑 司马光 范仲淹 庆历新政
-
描述:的只有四篇。王安石写了墓志铭、墓表、神道碑等一百一十五篇,行状三篇,以“传”标题的一篇没有。南宋吕
-
试论苏东坡的意隐
-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王安石 苏东坡 封建政治 知识分子 苏轼 惠州 岭南 专制统治 重感情
-
描述: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隐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隐”。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间接反抗的情绪。
-
秦郎笔下饶姿态 底事轻訾“女郎诗”——评秦观诗
-
作者:杨世明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要地位 北宋 女郎诗 唐人 秦观诗 元好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金代
-
描述:要应研究他的词,但其他方面似亦不可略而不论。特别是他的诗并非毫无可取,但自元好问讥评以来,人多以“女郎诗”目之,无形中对他的诗抱完全否定态度,这种
-
“东坡元丰”还是“东坡元祐”?
-
作者:潘景行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北宋 物资市场 中国历代 王安石 货币 文学家 手书 司马光 仕途
-
描述:,作为引玉之砖,请泉界专家与同好指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
-
欧阳修荐才一例
-
作者:旭然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吕夷简 政治家 文学家 曾巩 苏洵 苏轼 苏辙
-
描述:宰相吕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