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99)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39)
地方文献 (20)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483)
2011(490)
2010(479)
2009(429)
2003(234)
1996(219)
1994(204)
1986(162)
1979(36)
1955(9)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3)
文教资料(1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6)
青春岁月(5)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
作者:龚抗云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教化  原则和方法  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人性论  物质利益  道德的本质  德育思想  道德修养 
描述: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以及中小地主破产和农民生活痛苦的种种情况,因而产生了变法主张并逐渐形成了他的变法思想。嘉佑五年(1060)他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王安石撕稿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中学生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看门人  草稿  北宋  文章  书桌  参政  书房  著名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据说,在他做参政的时候,曾写过一篇论兵的文章,题为《兵论》。有一天,一个叫刘颁的人去拜访他。王安石正在吃饭,看门人就把刘颁带到王安石的书房内用茶。书桌上放着一篇兵论的草稿
王安石清廉轶事
作者:张晓红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拗”  封建社会  政治家  重要内容  吏治  山参  喘病  垣墙  筑墙 
描述:王安石清廉轶事
王安石废玄武湖是何原因
作者:刘宗意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研究  改革家  真相  名相  北宋  故乡  探寻  揭示  感情 
描述:玄武湖是南京城的一颗明珠,南京人对玄武湖有深厚的感情。可是在历史上,这颗璀灿的明珠曾经消失过近三百年,这实在不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而废湖之人正是以金陵为第二故乡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历史似乎开了一个玩笑
王安石的清廉与张居正的腐败
作者:文仕全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  腐败  清廉  中国封建社会  改革家  朝政  死后  廉洁  特权 
描述:王安石的清廉与张居正的腐败
王安石《赠外孙》赏析
作者:曹津源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外孙  健康成长  启示意义  成才  作者  博览群书  重要作用  七言  诗歌 
描述: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这是王安石题赠外孙的七言绝旬。诗歌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外孙的喜爱关切之情,揭示了培育后代使之健康成长的方法,强调了博览群书对于成才
王安石续对联姻
作者:井如德 王培艺  来源:故事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对联  鸳鸯  上联  宋仁宗  山河  文房四宝  员外  夫妻  作证 
描述:人们办婚事时,门上大都贴着喜字,洞房门上的对子,也差不多都是写“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或“鸳鸯山河固,琴瑟百年知”。要是刨根摸
王安石写作思想述评
作者:万承恩  来源: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思想  写作实践  明确地  古文运动  文章  政治改革  柳宗元  社会现实  北宋 
描述:谓文
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及其管理思想
作者:陈瑞台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富商大贾  熙宁  宋仁宗  抑兼并  北宋  均输法  农田水利  礼乐刑政  江宁 
描述:9年)起主持了长达九年的变法运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晚年罢相后居江宁,封荊国公,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终年六十六岁。本文结合当时变法的具体措施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王安石的经济管理思想。
王安石反对司马光的斗争
作者:张立文 方立天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大地主  顽固派  司马光  儒家  文集  尊孔  孔子  天命  “天” 
描述:北宋时期,以王安石为首代表无特权的地主阶级下层的“新党”,同以司马光为首代表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王安石的“新学”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