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2)
报纸(362)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824)
历史名人 (216)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97)
2013(86)
2012(123)
2011(92)
2010(119)
2009(77)
2007(69)
2006(51)
1999(21)
1986(1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63)
中国戏剧(50)
艺术评论(7)
上海艺术家(5)
地图(4)
文化遗产(3)
群文天地(2)
成才与就业(2)
中国化妆品(行业)(1)
文明(1)
寻求内外兼修之美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曲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外兼修  苏州评弹  牡丹亭  青年人  雷雨  艺术传承  昆曲  生活方式  观众  传统曲艺 
描述:却感到
一次可贵的实践:中日版《牡丹亭》
作者:康迪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无限意味  意象空间  杜丽娘  昆曲  戏曲  服装  创作者  日本歌舞伎  演员表演 
描述:我爱看戏.最初被吸引是因为戏曲之"妙"——一个手势,契合无限意味;几张桌椅,能摆任意场景;一通锣鼓,打出波浪与风声,简简单单便营造丰富意象空间,处处闪烁"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可是后来却常看到"笨",服装更华丽,舞台更精美,乐队更庞大,编曲更繁复,创作者仿佛下了大力气,观来却总差了一点动心.
文化复兴抑或虚假繁荣?:生死更迭,一往情深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复兴  生死  非物质文化遗产  繁荣  《牡丹亭》  名誉会长  原副院长  昆曲 
描述:“5·18”对于昆曲来说是个神奇的数字,有着起死回生的功效。这仿佛也验证了几百年来昆曲独有的生死轮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北方昆曲剧院原副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项目传承人丛兆桓先生在
琴声飞出石板街
作者:程白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念馆  昆曲  石板  戏曲文化  文化旅游  文化艺术  江南丝竹  牡丹亭  琴弦  回旋 
描述:大红的灯笼,追着日夜熄灭点燃,朴素镇民的眼睛,总是看着游人来了又走了,带去满眼的小桥流水,传播沉淀的古香古色。
谭盾 可视可感的自然之声
作者:王天翔  来源:优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语言  音乐家  实验音乐  园林  昆曲  美国记者  心灵  自然  牡丹亭  实景 
描述:有所渴望的心灵听到了他们自己的心音源地。他找到了
22年前的那出戏
作者:韩光浩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苏州大学  传统戏曲  苏州话  服从分配  古诗词  牡丹亭  扬州  赞美诗  收音机 
描述:赞美诗,和昆曲老艺人交流都有困难,尤其不甚安心。所以,在这个班开始的一些天中,对昆曲专业的稳定心,一直是老师们和我们沟通的重点。一天早上,我们的班主任周秦告诉我们,要给我们教唱一首古诗词,李煜的《浪
梦归笙歌之曾谒大师俞振飞
作者:韩光浩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折子戏  大师  曲谱  苏州大学  文化部  艺术  牡丹亭  高龄  舞台 
描述:子戏的抢保
七名观众一场戏
作者:偶文  来源:戏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  《三国演义》  《牡丹亭》  50年代初  小剧场  昆曲  剧团  知名前辈  苏昆  初中生 
描述:七名观众一场戏
昆剧宝岛之行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上海昆剧团  中国昆剧  白先勇  《牡丹亭》  台湾  艺术团  《西厢记》  《玉簪记》  观众 
描述:昆剧宝岛之行蔡正仁应台湾新象文教基金会之邀,由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江苏省苏昆剧团、湖南昆剧团五大昆剧院团联合组成的中国昆剧艺术团于11月27日至12月7日在台北市国家戏剧院
含苞待放的小兰花——记“小杜丽娘”张志红
作者:鸣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省  观众  杜丽娘  昆曲  兰花  牡丹亭  传习所  游园  周年纪念  苏州 
描述:丽娘。《牡丹亭》的《游园惊梦》一折,该说是昆曲闺门旦的“经典剧目”了。经过多少艺术家,特别是梅兰芳大师的精心琢磨之后,一般演员再来演这出戏往往很不容易“讨好”,而张志红的演出却博得了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