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嘉祜四年入京为度支判官质疑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嘉祐四年  嘉祐四年  入汴京  入汴京  质疑  质疑 
描述:京为度支判官的.
《续通鉴》王广渊、王广廉相混辨析
作者:梁太济  来源:文献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转运司  王安石  河北  资治通鉴  食货志  宋史  转运使  熙宁  黄以周 
描述:数千道为本钱,于陕西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2007年第1期发表了刘淑丽的文章(该文还论及《才子牡丹亭》),我深表赞同,在此略作补
“鸡肋不易弃,吏隐徒空言”:从邓漠“鸡肋”看士大夫的人生
作者:孙宏哲  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渼  士大夫  困境  选择 
描述:文章通过邓渼的诗作评析了其“官如鸡肋”的说法,并进而探讨了封建士大夫“势”与“道”的人生困境及不同的人生选择,明确了“吏隐”的局限性。指出正直士大夫舍身求法的历史进步意义。
新印黄梨洲、陈乾初、潘用微之著作
作者:张继海  来源:书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著作  《孟子字义疏证》    《陈献章集》  整理出版  中华书局  明末清初  陆九渊 
描述:、潘用微(平格)这三人的著作呢?我想首先是因为他们都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又都是浙江人(黄是余姚人,陈是海宁人,潘是慈溪人),有一些共同点,而且三人还有学术上的交往和影响。
从王勃的“广告词”开去:小议“外江(江西)人”在两宋的崛
作者:朱向前  来源:百花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黄庭坚  散文集  山歌  两宋  幕阜山  沉静  王安石  王勃  外江 
描述:当今传媒时代,人人事事都讲究打个广告什么的。君不见,连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几乎都变成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广告大比拼。但说实话,虽然它们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字字千金,却没几句能入耳入心的,声光电画——再配上动漫也是白搭。比起古
论唐宋时期的文道关系:从郭绍虞的失误说起
作者:张炳尉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道关系  唐宋时期  郭绍虞  对应关系  王安石  政治家  古文家  误解 
描述:系。
豪放沉郁欲还止:读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作者:王伟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成大  歌头  中秋  水调  老子  黄鹤  桂林  十三年  作者  南宋 
描述: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妲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为例谈观
作者:葛兆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史  方法  “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  普遍真理 
描述:南宋学者陆九渊关于“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一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观念,在南宋时代、明中后期以及晚清民初这三个不同时期,都曾经被人们热烈地引用、阐述和发挥,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这一观念的意旨与重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对这一观念在历史中的考察旅行,以讨论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郑玄礼学体系管窥:以藏冰用冰和五祀为例
作者:刁小龙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礼学体系  《周礼》  藏冰  用冰  五祀 
描述:立足《左传》的解释立场。可见在面对众多经典需要选择取舍之际,郑玄立足《周礼》立论,阐释经义。其二,以"五祀"为例:关于"五祀"记载主要见于三礼文献之中,但是杂乱无序、矛盾丛生。郑玄依据《周礼.大宗伯》祭祀体系,首先确定"五祀"祭祀等级,然后选取等级分明的《祭法》篇为基准,构建出合理的周代"五祀"祭祀制度,再以时代和等级差异调和其他记载。但是《大宗伯》记载明显与《周礼.春官.司服》相矛盾,郑玄却弃之不用。据此,可见在礼学经典内部矛盾抵牾之中,郑玄也遵从《周礼》以调和众说,构建礼制。然而既然《周礼》文本存在矛盾,而郑玄在其中又有所去取,那么郑玄所依据的不过是理想的文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