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中西两位名作家——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
作者:刘开富 唐宓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异同 异同
-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应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本文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
-
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形成之影响
-
作者:钱成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戏曲创作现 戏曲创作现
-
描述:生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汤显祖,曾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多元的哲学思想。本文从研究“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出发,认定支配汤氏一生特别是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乃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
-
为善之叹,终废之悲:浅论汤显祖尺牍的创作特色
-
作者:肖咏芳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尺牍 尺牍 创作特色 创作特色 真 真
-
描述:进而了解这位伟大文学家"为善之叹,终废之悲"的一生.
-
从“汤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
作者:王维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意趣神色” “意趣神色” “神情合至” “神情合至” 道禅思想 道禅思想
-
描述:本文通过"汤沈之争"中汤显祖对于声律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其学术思想的分析,试图找出他的"意趣神色"等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另外,根据汤显祖的诗歌和戏曲实践,本文将进一步印证"意趣神色""神情合至"等美学
-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
作者:蔡菊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自然 自然 《牡丹亭》 《牡丹亭》 原生态审美 原生态审美
-
描述:汤显祖的诗歌,戏文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他的文艺思想存在生态审美的因子。本文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考察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并分析其对《牡丹亭》创作的表现。《牡丹亭》很好的体现了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比较研究:以《牡丹亭》和《罗密
-
作者:熊晓林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比较 比较
-
描述:讨二者的戏剧艺术特色.
-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以汤显祖《南柯记》与佛教文化为例
-
作者:庞钦月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记 南柯记 佛教 佛教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
描述: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很深的联系,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出佛教文化的印记。汤显祖的《南柯记》就是其中之一,《南柯记》中不仅渗透着许多佛教思想,而且其中也引用了一些佛教故事。作品中通过对佛教文化
-
网茧与飞跃之间:论汤显祖之心态发展历程及其创作思维
-
作者:黄莘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情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
-
描述:,以獲罪謫臣兼地方官吏的身份,發表個人感悟並倡導「天性」大義的言說。但看似返向性命、時自惕厲的同時,卻也難掩傷感及對政治場域的痛切反省。
同時引人注目的是,湯顯祖的創作力也在此後數年間臻至高峰
-
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
-
作者:毕益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蒙特威尔第 《牡丹亭》 《奥菲欧》 对比研究
-
描述:第(1567—1643)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他们的剧作《牡丹亭》和《奥菲欧》是中国戏曲艺术和欧洲歌剧艺术的领军之作。《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作品,其题材来源于民间口头传承的故事传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它是中国昆曲艺术的代表曲目,在中国的影响深入而广泛,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其他的戏曲艺术作品。《奥菲欧》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早期优秀的歌剧作品,其题材同样来自于民间口头传承的希腊神话《俄耳甫斯》的故事,它经过歌剧大师蒙特威尔第的天才创作,一举成为欧洲近代歌剧的标志作品,奠定了歌剧这个艺术品种的基础。 歌唱是中国戏曲和欧洲歌剧这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舞台表演特点,对两位大家及其两部巨作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研究,能够让我们看清两种艺术形式因其不同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梦 戏 汤显祖 戏剧观
-
描述: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