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至说  情至说  梦幻  梦幻  心理流程  心理流程 
描述:色彩。本文对剧作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心理情感流程(即所谓心灵的辩证法)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汤显祖和泪写就《牡丹亭》
作者:李新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戏剧舞台  戏剧舞台  青木正儿  青木正儿  日本学者  日本学者 
描述:汤显祖名作《牡丹亭》一问世便轰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演出时出现万人空巷盛况。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赞誉他是“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祭奠,岂止用心香——散文《圆明园祭》
作者:杨清龙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明园  散文  废墟  宫殿  汤显祖  白居易  维纳斯  长恨歌  石头  文豪 
描述:面对一座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废墟,究竟是停留在往昔巍峨宫殿的追忆中痛骂引火者,还是在屈辱的历史中抬起头来寻找残石的希望?任何一个来到圆明园遗址前的人,都应该作出自己的回答。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鬼妻》
作者:南天青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理”  宗教意义  象征意义  隐私权  静下心  死亡线  汤显祖  干涉别人  妻子 
描述:国:小船,流水,丛林,木楼。远离现代文明的实在和朴素,一派原始的宁静与安祥。可惜,再安祥的远山也有暴力,再宁静的土地也有血腥。它来自人类本性中的恶,也来自人类“文明”中的“善”。在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丈夫不想又被疾病打倒,善良的和尚把奄奄一息的他抬到庙里,这时,妻子也临产倒在了田里,在难产的痛苦中哭喊着。同一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一对夫妻都在死亡线上挣
追寻1616年——《奇怪的一年》有感
作者:李琼瑶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西班牙  文化史  中国封建文化  戏剧家  爱情  指导教师 
描述: 388年的时间悄然而逝,1616年在岁月车轮的任重道远中愈行愈远,我们手捧着文化的圣典在后面苦苦追寻——
恣情纵笔任横行:《西游补》
作者:王星琦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补  董斯张  文字  古籍出版  封建时代  牡丹  古人  杂记  汤显祖  作者 
描述: 《西游补》乃是所谓“嵌入文”,作者自言:“《西游》之补,盖在火焰芭蕉之后,洗心扫塔之先也。”(《西游补答问》,以下简称《答问》)即是说应插入《西游记》第六十一回与第六十二回之间,亦即三调芭蕉扇通过了火焰山之后,唐僧金光寺扫塔之前。它的规模独立出来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
袁宏道诗文集随笔
作者:辛雨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集  袁宏道  随笔  进步思想  追随者  竟陵派  公安派  汤显祖  作家 
描述:,以及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像李贽、汤显祖等人, 是极为推重他的。但是到清朝,就不大受重视了。
《关睢》 灵动的情歌与陈腐的教义
作者:苏涵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睢》  《关雎》  《牡丹亭》  课堂问答  荇菜  雎鸠  《诗经》  审美效果  汤显祖  现实人生 
描述:《关睢》 灵动的情歌与陈腐的教义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
作者:丁功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钱谦益  文字交往  庚戌科场案 
描述:庚戌科场案的 政治前兆,也不可能在钱谦益面前影射韩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