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3)
报纸(73)
学位论文(42)
图书(27)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7)
地方文献 (23)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2)
2012(72)
2011(54)
2009(53)
2007(41)
2005(27)
2004(32)
2002(32)
1999(27)
1956(4)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15)
百花文艺出版社(4)
科学与文化(2)
雨花(1)
长江文艺(1)
福建艺术(1)
人民文学(1)
青年作家(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学习博览(1)
言理见解新 文短多波澜——谈《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作者:王松涛  来源:党校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写作特点  王安石  气势雄浑  严酷现实  读后感  北宋  史记  文字表达  用能 
描述: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系统观点看宋诗的发展
作者:艾思同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精神气候  北宋  审美理想  文化环境  创变  欧阳修  黄庭坚  王安石  自然景物 
描述:题进行探讨。首先考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宋承唐后,政治、经济等因素大有变化,这都对宋诗发生着各种影响作用。然而其中较为明显和直接的“精神气候”,则是文化环
要从古代编史修志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关于借鉴《资治通鉴》的几
作者:秦光汉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洛阳  反对  北宋  王安石  历史经验  新法  任期 
描述: 司马光作为历史名臣,他继承儒家的传统思想,从前代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治国安邦的理论。司马光在任期间,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新法,因循守旧,对于挽救北宋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是,在他闲居洛阳“独乐园
你知道吗?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大家  北宋  我国古代  王安石  欧阳修  卢照邻  骆宾王  四杰  杨炯  文坛 
描述:我国初唐文坛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我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
论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及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作者:蒋卫荣  来源:档案学通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文献编纂  赵汝愚  奏议  编纂思想  王安石变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文献汇编  司马光  北宋  中华书局 
描述:论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及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曾巩诗歌内容肤说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集》  唐宋古文八大家  诗歌内容  散文  古诗  王安石  七言古诗  北宋  知州  宋神宗 
描述:一提起曾巩,人们都知道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曾巩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就的诗人。 据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的《曾巩集》统计,曾巩有古诗一九二首,律诗二五二首,
曾巩知福州的政绩和文学创作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太常寺  北宋  文学创作  明州  州府  熙宁  仕宦  京师  荔枝 
描述:曾巩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五十九岁时由洪州移知福州军州事,元丰元年(1078)六十岁召判太常寺,未至京师而改知明州。在福州时间虽短,而政绩卓然。 曾巩知福州后,首先仍以廉洁奉公作为仕宦的准则
后记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整理  精神财富  王安石  苏东坡  史学家  曾巩  文学家  北宋  散文  文学风格 
描述:
连理枝
作者:廖以厚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槿  红莲  芙蓉  梧桐  晏殊  木槿  北宋  移宫  叶梦  歌舞 
描述:玉宇秋风至。帘幕生凉气。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送旧巢归燕拂高帘,见梧桐叶坠。 嘉宴凌晨启。金鸭飘香细。凤竹鸾丝,清歌妙舞,画呈游艺。愿百千遐寿比神仙,有年年岁岁。 ①朱槿:花名,木槿的别种,又名扶
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作者:施华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  宰相  文章  文学  鸡鸣  北宋  史记  论辩  盲目 
描述:。”王安石曾作过北宋宰相,在文学造诣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千百年来,由于人们对古人盲目迷信,盲目崇拜。束缚了思想,都认为这篇文章说得有道理,甚至有人著论吹捧说:“此文短小精焊,论辩性极强,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