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牡丹亭》盛演后昆曲在苏州的现状调查
-
作者:金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调查 调查 现状 现状 苏州 苏州 2001年 2001年
-
描述:自2001年5月侣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始,昆曲受到各级有识之士的重视。而自2004—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出现,昆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
人间爱情的升华:试论《西厢记》、《牡丹亭》和《长生殿》中的
-
作者:白雪 张宇霞 陈彦妃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爱情 爱情
-
描述:人间爱情的升华:试论《西厢记》、《牡丹亭》和《长生殿》中的
-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之文化考察
-
作者:张筱梅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合评 合评 《牡丹亭》 《牡丹亭》 唱和式评点 唱和式评点 理想婚姻 理想婚姻 传播意识 传播意识
-
描述:的文化人开始抛开礼法的约束,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展现夫妇之情,表现了对理想的伙伴式婚姻关系的追求。吴人将夫妻共同评阅《牡丹亭》的韵事公之于众,肯定了妻子们的才华,展现了夫妻间文艺与情感上的共鸣。其三是
-
《牡丹》能有多危险?:文本空间、《才子牡丹亭》与情色天然
-
作者:华玮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牡丹亭》 《才子牡丹亭》 戏曲评点 戏曲评点 情色语汇 情色语汇 文本空间 文本空间
-
描述:色语汇与论述的讨论,呼应近来对十八世纪中国知识文化的研究,指出此段常被视为"思想贫瘠平庸"或"与晚明断裂分离"的时期,其实并非如此。最后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才子牡丹亭》的批语及对之持续的批评与阅读
-
演活古典爱情,成就现代传奇:青春版《牡丹亭》再临武汉
-
作者:艾思思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起昆曲旋风的青春版《牡丹亭》将登陆武汉剧院,迎接全武汉市民的“顶礼膜拜”。古老的昆曲艺术,因这场青春版《牡丹亭》洗去古旧身姿的尘埃,焕发年轻的魅力。
-
中国古典戏曲中“后花园”意象探微:以《牡丹亭》、《西厢记》
-
作者:安家琪 刘顺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花园 后花园 临界性 临界性 猎奇 猎奇 规驯 规驯
-
描述:理的满足、"常态"生活的补偿与对作为潜在威胁的女性力量的规驯。
-
翻译美学视角下昆曲《牡丹亭》译本研究
-
作者:冀丽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意境 意境
-
描述:传奇杂剧《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文词典丽、意境深远,其丰富的美学元素令世人称赞。本文试图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汪榕培教授《牡丹亭》英译本,以分析其所富含的人美、景美、情美等非形式系统美学
-
王锡爵与《牡丹亭》:一位明朝官员的戏曲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明朝 戏曲 官员 锡 回肠
-
描述:一曲“牡丹亭”.写出了明朝生死爱情的绝唱和士大夫的风雅追求。当首辅王锡爵让家班上演“水磨调”版的《牡丹亭》后.这一昆曲中的经典曲目便从苏州流传开来.成为大江南北的宠儿,历久弥香。当我们回到400年前
-
文本类型和语境观视角下的诗词翻译:以《牡丹亭》下场诗英译为例
-
作者:刘庚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类型 文本类型 语境 语境 下场诗 下场诗 比较 比较
-
描述:,1994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个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汪榕培教授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播、人们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戏曲艺术的复兴,近年来对《牡丹亭》译本
-
昆曲“叶派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
-
作者:祝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叶派唱口” 纳书楹曲谱 传承特征
-
描述:,以昆曲的代表性段落——《牡丹亭·游园》[皂罗袍]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文中首先对《纳书楹曲谱》与《粟庐曲谱》的工尺谱记谱形式进行对比,又通过将《纳书楹曲谱》、《粟庐曲谱》、《振飞曲谱》、《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