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20)
报纸(612)
图书(105)
学位论文(100)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84)
地方文献 (172)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182)
2008(193)
2004(112)
2001(81)
1998(92)
1996(82)
1993(51)
1984(51)
1966(2)
1940(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39)
古典文学知识(18)
学术月刊(16)
学语文(5)
文史哲(4)
云南图书馆(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天津中医药(1)
新东方(1)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笔下的澳门风情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沉郁  景象  戏曲家  贬谪  风光  朝廷  弊政  权贵 
描述:贬谪广东徐闻县典。一腔爱国热血受到打击,汤显祖心里自然有些不满和沉郁。但当年十一月赴任途中的澳门
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
作者:高宇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演员  戏曲导演学  舞台演出  牡丹亭  宜黄腔  表演艺术  莎士比亚  导演艺术  地方戏曲 
描述:万个传统剧目,每个戏的最初演出又是从哪里抄来的呢?那些流传至今的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中许多卓越的属于导演艺术方面
汤显祖卧薪与商小玲殉戏
作者:汪文科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剧中人物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死而复生  传奇  焦循  明代  真实情感 
描述:而复生,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出生入死的爱情。“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一灵咬住”便不肯放。这“情”确是人们真正的感情。汤氏写这个戏之所以自己也感动得卧薪痛哭,真正是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剧中人物,与剧中人物同欢乐共悲伤,同呼吸
世纪壮举,汤显祖《牡丹亭》再现“庐山真面目”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艺术节  戏剧演出  舞台美术设计  折子戏  曲谱  现代戏剧  园林式 
描述:世纪壮举,汤显祖《牡丹亭》再现“庐山真面目”上海昆剧团将推出演出20小时的全本《牡丹亭》本刊讯5月,上海昆剧团将推出大型明代汤显祖的古典名著《牡丹亭》同观众见面。据悉,这场演出历时20个小时,分6个
汤显祖与采茶戏、宜黄腔及故乡临川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采茶戏  戏剧创作  临川市  唱腔  《牧丹亭》  宜黄腔  《临川四梦》 
描述:一、汤显祖与采茶戏抚州,历来就有"戏剧之乡"的美誉,除了十六世纪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外,诞生在这里的三个古老剧种——宜黄戏、盱河戏和采茶戏,都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汤显祖的旷世杰作《牡丹亭
艺海遗珠——汤显祖佚文七篇之发现
作者:钟扬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佚文  汤显祖  遗珠  大夫  八股文  仁者  方苞  流泉  勾践  总评 
描述:近奉友人之嘱,到安庆市图书馆古籍部寻觅资料,意外地发现了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的七篇佚文。这七篇佚文为: 1、《我未见好仁者》 2、《父为大夫》 3、《故太王事獯鬻》
试论汤显祖哲学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
作者:杨忠 张贤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汤显祖  近代社会  伦理观  哲学社会科学版  指导思想  意识境界  客观规律  合理性  道德修养 
描述:极为必要;并且,对于认
略述汤显祖晚年在临川奋战的事迹
作者:罗传奇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略述  万历  诗文集  海盐腔  戏曲家  《邯郸记》  戏曲文学  汤显祖戏剧 
描述:活动的黄金时期,是他才华迸发的时期,也是他贡献最大的时期。汤显祖之所以在我国文学
首都隆重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剧本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北方昆剧  戏剧家  文化部  文艺界  国剧  观众  原著精神  首都  江西省 
描述:个省、市、自治区的七十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者普遍认为,近年来研究汤显祖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还魂记》研究
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心学思潮
作者:陈永标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晚明心学  《牡丹亭》  戏曲观  心学思潮  戏曲艺术  个性解放  文化专制主义  文学创作  人文主义 
描述:时代要求,才是汤显祖“主情说”的基本内涵和美学价值。文章还与欧洲中世纪文艺思潮作了一些比较,提出了中西作家反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斗争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相通相似之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