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花园意象的构造方式
-
作者:杨亿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花园 花园 意象 意象 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
-
描述: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
-
“老沧桑”白先勇:在腐蚀中保存天真
-
作者:苏枫 来源:小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国家大剧院 异乡人 腐蚀 短篇小说 当代中国 摩天大楼 保存 孤独
-
描述:《牡丹亭》的国家大剧院。学者夏志清曾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如今,他是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
-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浅析
-
作者:吴梦雅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生死 生死 梦 梦
-
描述: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记》中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因情而梦,因梦而病,因病而亡,又因情而生,这生生死死皆为一个“情”
-
《周礼》中“官计”制度试探
-
作者:张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官计 官计标准
-
描述:的反映。本文针对《周礼》中“官计”的探讨,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周礼》中官计制度的对象、标准和等第评定;二、《周礼》官计的主司、时限和依据;三、《周礼》官计制度的内容;四、奖惩制度;五、《周礼》中官计
-
明诗话中的汉魏晋诗歌批评
-
作者:吴文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诗话 汉魏晋诗歌批评 王世贞 胡应麟 许学夷
-
描述:为典范的古诗创作观及批评观。另一方面,作为明代主要诗歌流派的七子派和六朝派,七子派尚浑朴、重气格,而六朝派尚绮丽、重风神,他们各截取汉魏晋诗歌中的某一历史阶段作为师法对象,两者分别将各自的理论引向
-
在应对自然灾害中不断提高防御能力 陈 郁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先来看一组数据:1991年至2009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的平均值为2.41%,且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最高年份的1991年为5.62%,最低年份的2007年为0.74%。
经历了超强台风“桑美”、川渝特大干旱、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西南特大干旱、新疆
-
李浩中:我一直在努力奔跑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浩中匆匆赶来。双肩背包,T恤衫,牛仔裤,波鞋,仍是一副十足的学生打扮。两个小时之后,他要赶去机场。“现在对于我来说,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他说。
刚刚三十出头的李浩中领衔着铁血君客
-
在创新中探求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
作者:李赞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创新中探求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
黄庭坚诗论中“格”的深层意义
-
作者:付新营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诗学思想 诗论 苏轼 诗歌创作 欧阳修 王安石 以故为新 句法 气格
-
描述:受江西后人的影响,历来说起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无不以为"夺胎换骨"、"以故为新"以及"点铁成金"等为其思想的核心,这是有些偏颇的。实际上,同宋代所有的诗家一样,黄庭坚对诗歌的注意在于诗歌的超越性质,而不仅仅在于诗法、句法。只不过黄
-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