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管理者应是和谐文化先行者
-
作者:许振江 来源:中国企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企业管理者应是和谐文化先行者
-
走进文本 品读悟情:《黄鹤偻送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作者:黄永炎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教学设计 文本 课时 设计说明 苏教版
-
描述:设计说明:《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第25课),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
-
谈北宋初期晏欧令词中文本之潜能
-
作者:叶嘉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张惠言 北宋初期 王国维 文学批评 文本 接受美学 晏几道 爱情 三种境界
-
描述:道”的效用。而且最早期的被编辑在一起的词集《花间集》,其中所写的多半是美女和爱情,这在中国文学以言志和载道为价值衡量的传统之中,是不符合我们的价值标准的,所以人们对之常有一种困惑。中国最早的对词的认知和评论,并没有像西方那样的有逻辑性和理论系统的专书,它是从宋人的笔记之中开始的,我们从宋人的笔记就可以看到他们当时困惑的情形,像魏泰的《东轩笔录》就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王安石跟吕惠卿还有他的弟弟壬安国在一起谈话、当时王安石才做了宰相不久,他就问:“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他的意思是说作为宰相还可以作这种写美女和爱情的词吗?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北宋初期有一位宰相晏殊是常常写小词的,也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晏欧词中的一位作者。我们从来人的笔记看见他们有这样的困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之下,这些士大夫们一方面认为小词的写作符
-
文本中的时间之谜:张锐锋的“新散文”
-
作者:李森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 想象力 云冈石窟 时间 历史学家 王安石 博尔赫斯 历史事件 阅读者 心灵
-
描述:在追忆过去的多种方式中,历史学家的追忆和文学家的追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些雄心勃勃的历史学家,为了找到在事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抹去事件表面覆盖的尘埃,使每一个事件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穿在不停地向某个方向拉长的时间之线上,让历史的过程熠熠生辉。他们总是绞尽脑汁,从故纸堆、考古发掘的各种
-
教师大观园
-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赵树理 教师 叶挺 《囚歌》 王夫之 小学语文教科书 王安石 诸葛亮 肖伯纳
-
描述:二是思郑板桥 不求全 学一半 撇一半 张之洞抓要领 不知此 劳无功 梁启超 谈经验
-
在学习中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为《小学自然教学》杂志
-
作者:福尔克曼 姜大源 来源:科学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出问题 教学形式 学生意识 好奇心 教师 教学实例 空气污染 问题展开 兴趣 小学自然教学
-
描述: 三、学生主动原则的教学实例富阳的空气污染 1.提出问题 ① 引入: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唤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对污染现状感到震惊,就有关问题展开辩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与经验之间的差异。 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实例: ——报纸上关于富阳市空气污染情况的报道;
-
每个学生都应是教师手心里的宝 回应9A《奇迹由中职生创造》
-
作者:陈美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职生 学生 回应 奇迹 创造 教师 职业院校 心理素质 数控铣床 种子检测
-
描述:谁说奇迹是尖子生的专利?我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看到:影视制作、种子检测、模型建造、数控铣床、工程算量……选手们个个自信沉稳,步步为营,机智灵活,体现了训练有素的高超技能和处变不惊、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当你获知111名中职生中,48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
-
诗歌对比阅读原创训练题
-
作者:吴世英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对比 阅读 诗歌 借景抒情 王安石 解析 情感 赏析 不同之处
-
描述:诗歌对比阅读原创训练题
-
“伪经典”或准经典的比较阅读:谈欧阳昱的四个短篇小说
-
作者:雷喑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欧阳 主要表现 文本 小说家 小说写作 存在主义 卡夫卡 风格 中短篇小说
-
描述:个短篇,《一个炎热的夏夜》(以下称《夏夜》),《搭车人》《大楼》《我们都暗暗地爱过》(以下简称《爱过》),主要表现的当是现代人的"存在"感、身体感
-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应试写作的主体定位问题和文本互释
-
作者:许锡强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定位 高考作文 “自然人” 文本 钱钟书 “文化人” 王安石 他人话语 《赤兔之死》 梁启超
-
描述:每次批阅高考模拟作文或高考作文,常有文章使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我又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自从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许多考生更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生活琐事铺叙成为一篇记叙文章,尽管文章可能没有偏题,但却体现不出他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学生!)素养,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