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46)
学位论文
(57)
会议论文
(28)
图书
(22)
报纸
(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9)
才乡教育
(19)
非遗保护
(6)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22)
2010
(47)
2007
(48)
2003
(32)
1999
(59)
1998
(75)
1996
(36)
1992
(25)
1988
(27)
1983
(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70)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11)
中华文化论坛
(4)
道德与文明
(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经济经纬
(1)
贵州文史丛刊
(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1)
社会科学辑刊
(1)
相关搜索词
吾心即是宇宙
真理
唯心主义
大人
士人
王守仁
哲学思想
哲学
唯心主义者
伦理观
唯心主义体系
对象论
基本范畴
东风
陆九渊
人格魅力
普遍真理
“东海西海
儒家
哲学家
王阳明
体式
例谈
为民请命
主体意识研究
主体思维
儒学
六经皆我注脚
本体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九渊认识论和修养方法的特点】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2
条
陆九渊
“本心”思想研究
作者:
何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宇宙关系
本心思想
描述:
陆九渊
“本心”思想研究
论
陆九渊
对佛教哲学的融摄
作者:
周叶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佛教哲学
中国哲学
描述:
不同。他的心学用佛学思想发展了孟子学说,是为了给儒家伦理道德找一个本体依据,是传统儒家所关注的天人合一问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 作为一代宗师,
陆九渊
所走的融摄佛学的路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
陆九渊
道德思想的研究
作者:
彭艳梅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道德
理
描述:
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
陆九渊
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
陆九渊
心性论思想研究
作者:
葛维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论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
其心性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
陆九渊
心性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的心性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心性论思想
陆九渊
教学思想研究
作者:
陈明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教学思想
特点
启示
描述:
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出发,对
陆九渊
教学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剖析其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阐释其现代价值,寻找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火花,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
陆九渊
对“宽猛相济”的辨正
作者:
李明德
来源:
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宽猛
道德
法律
描述:
客观标准,即使是君主也不能违背法律而任意司法。但在另一方面,陆丸渊又继承了懦家“尚德不尚别”的传统,主张君主以其道德仁义的“本心”治理天下。由此出发,他把“猛”也纳入了“宽”的范畴,认为君主诛恶除暴,保护良善,本身即体现了宽仁之心。他还进一步认为,实行德治仁政,最终就是以德代刑,从而走上了取消法律的道路。
试论
陆九渊
的德育思想
作者:
陈明华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唯心主义
描述:
的唯心主义色彩。
陆九渊
易学的心学建构
作者:
傅荣贤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易学
心学
描述:
熊十力等人心学研究的先河。
陆九渊
哲学思想属性之我见
作者:
钮福铭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陆九渊
客观唯心主义
描述:
则一。曰一、曰中,即太极也”(《与朱元晦书》《
陆九渊
集》,卷二)。
陆九渊
理学思想与气功
作者:
李丕洋
来源:
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功
中医典籍
陆九渊
学术思想
描述:
陆九渊
理学思想与气功李丕洋南宋的
陆九渊
,即陆象山,以“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但他还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心即理”。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