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邶、鄘、卫三风的称名之异及编次意义
-
作者:王伟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邶 鄘 卫三风 殷商民俗 周礼思想
-
描述:邶、鄘、卫三风在三家诗中合为一卷,在《毛诗》中则一分为三。后来之论者争论不一,而事实上邶、鄘、卫三风的称名及编次是以三风所染殷商习俗及周礼思想之厚薄为别。也就是说从《邶风》至《鄘风》到《卫风》,三风
-
咏风流潇洒之美佳句集锦
-
作者:暂无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潇洒 《饮中八仙歌》 佳句 风流 《鹧鸪天》 桃花扇 晏几道 杜甫
-
描述: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晴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晏几道《鹧鸪天》
-
演《紫钗记》 圆“临川四梦”(附照片)
-
作者:张裕 安葵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张裕)岁末年初,上海昆剧团上演了《紫钗记》,自此,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在汤翁身后400年集结上演。人们总说,汤显祖
-
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南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
-
作者:陈文新 王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艾南英 晚明 晚明 八股文 八股文 国家考试 国家考试 建设性批评 建设性批评
-
描述:南英将八股文提升到载道的高度,倡扬八股文稳实周密、醇正典雅的审美风貌。艾南英对一部分八股文的批评,所体现的乃是建设性的品格。
-
《牡丹亭》放慢脚步体验昆曲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文学大师白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曾经于2006年1月来深圳演出,当时引发了一股“举城皆追昆曲”的热潮。时隔三年,《牡丹亭》剧组17日移师南下,再度来到深圳,9月18日、19日和20日
-
针刺引起的炎性反应是针效产生始动环节之一
-
作者:周丹 潘萍 郭义 郭永明 吴丽萍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针灸效应 针灸效应 炎症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炎症介导素类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 针灸原理 针灸原理
-
描述: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肥大细胞与针效的产生有密切关系,针刺可激活肥大细胞,引起一系列的血管反应和免疫效应。笔者认为,针刺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可引起针刺部位的炎性反应,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使
-
心理效应是建构教学互动心理场的引擎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心理效应是建构教学互动心理场的引擎
-
徐春甫治疗眩晕效方探析
-
作者:周宿迪 郑日新 朱玲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徐春甫 下法 眩晕
-
描述:新安医家徐春甫治疗眩晕的简便效方含大黄、荆芥穗和防风各等分,以大黄为君药,以利为度的通下法治疗眩晕,上病下治,塞者通之,是眩晕的创新性治疗法则。
-
黄松光翁携侄妇黄卫素凤回乡谒祖
-
作者:暂无 来源:都斛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黄松光翁携侄妇黄卫素凤回乡谒祖
-
《四书》、《五经》:从“考语文”到“考政治”
-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士科 语文 四书 诗赋 五经 政治 孟子 王安石 文理分科 科举
-
描述:我这里有一份研究者开列的宋朝的主要考试科目表,这有点类似今天高考中的文理分科,但比文理两科可要多得多:进士科:《易官义》、《诗经》、《尚书》、《周礼》、《礼记》、《论语》、《孟子》等文学类书籍,初期更重考文学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