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词中“闲”的艺术探析
-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闲 北宋前期 词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词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
晏几道、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
作者:李睿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个性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词史地位
-
描述:晏几道、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
《闺塾》
-
作者:邓彤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元杂剧 研究性学习 《诗经》 导语设计 《西厢记》 课堂训练 《红楼梦》
-
描述:《闺塾》
-
闺塾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诗经》 戏剧冲突 文科 封建礼教 《毛诗》 《诗》 教师
-
描述:的精妙之处,而且能提升自己的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可以说,读点戏文,受益无穷。
-
关于《闺塾》
-
作者:李国民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理论 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原作精神 现代白话 人物语言 生命历程
-
描述:教学导航一、课前准备1.讲《牡丹亭》有关知识,激起学习兴趣。①《牡丹亭》在当时的影响。②汤显祖戏曲理论的主要观点。2.自学。掌握全剧情节,弄清杜丽娘的生命历程,了解陈最良来杜府的背景。二、研读课文1.朗读后,表演课文内容(可以将语言改成现代白话)。然后讨论,看表演是否准确传达了原作精神。
-
鸟音
-
作者:郜德启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候鸟 心情 黄鹂 家乡 黄鹤 山村 喜鹊 大槐树 车辆 噪音
-
描述:山村的孩子对鸟的鸣叫和啼唱是熟悉的。小时候,山村没有车辆和机械的轰鸣,没有噪音,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山村都是宁静的。鸟儿的啼唱自然清脆悦耳了。黄鹂和鹂家儿都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凉了又向南方飞去。它们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愉快的心情。它们
-
科利登的QBIX选件为Sapphire测试平台提供先进的模
-
作者:暂无 来源:电子与电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试平台 测试能力 科利登系统公司 模拟 测试应用 数字电视 模数转换 音 视频 XDSL
-
描述:科利登系统公司日前宣布:在Sapphire平台上采用四通道宽带集成收发选件(QBIX)能完成种类丰富的多种芯片的测试应用。这些测试包含数字电视,音/视频数模/模数转换,XDSL,中频,移动基带
-
牡丹亭·闺塾(油画)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闺塾(油画)
-
《闺塾》奥妙解读
-
作者:言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牡丹亭》 解读 王思任 细读
-
描述:《牡丹亭》里《闺塾》一出,后称之为《春香闹学》,剧情并不难懂。明代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中说,《牡丹亭》一剧“笔笔风来,层层空到”。就《闺塾》一出,细细读来,则可见其笔笔层层奥妙无穷。
-
《闺塾》教学设计
-
作者:代清萍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闺塾》 《牡丹亭》 个性化阅读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 戏曲语言 人物形象
-
描述:一.设计意图 由于《闺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前两篇戏剧的基础上,学生对戏剧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节课中,就未再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简要了解作者及《牡丹亭》剧情;个性化阅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