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辩王国维对晏几道的不当之评
-
作者:冯晶晶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晏几道 “不隔”之境
-
描述:价是不恰当的。
-
世界城博聚武汉黄鹤之翼天下殊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汉网网友翼珍行:未来5年,武汉可以申办一个世界两型城市博览会,展期一季,号称“百日城博”。城博展不再集中于一园,与居民相隔,而是“人馆合一”,星罗棋布于武汉三镇、两江四岸的人海中。
东道主馆——武汉馆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黄鹤楼在蛇山顶,武汉馆在龟山上,号称“黄鹤之翼”,寓意两型武汉展开腾飞的翅膀
-
温婉隐忍自娘子:谈李金鸿的昆曲《金山寺》
-
作者:冯海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金鸿 李金鸿 白娘子 白娘子 拧姿 拧姿 气息 气息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
描述:气质相契合,塑造出极具美感的舞台形象。
-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反映的目的,是通过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面镜子给人以人生的
-
《涵芬楼文谈》写作主体素养论研究
-
作者:方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写作主体 素养论
-
描述:进行论述。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涵芬楼文谈》的成书背景及理论要旨,并对当前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便确定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由于目前对《涵芬楼文谈》的研究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等浅层阶段,尚未对其理论
-
《涵芬楼文谈》写作主体素养研究
-
作者:方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写作主体 素养论
-
描述:分进行论述。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涵芬楼文谈》的成书背景及理论要旨,并对当前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便确定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由于目前对《涵芬楼文谈》的研究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等浅层阶段,尚未
-
山庄夜话:与欧阳中石三夕谈
-
作者:卞毓方 来源:红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询 金岳霖 季羡林 冯玉祥 济南 周礼全 书法家 小学 大春 眼睛
-
描述:锦心绣口,妙语如珠2010年元月23日,笔者偕杨清汀作济南之行。欧阳先生晚一天到,从24日开始,在济南舜耕山庄,笔者和他作了连续三晚的长谈。欧阳先生具有语言天才,他不愧是戏剧大家,讲的话,录下来,就是一篇生动的范本。譬如,笔者问:"您去过哪些国家?"
-
清代“诗佛”吴嵩粱诗学观摭谈
-
作者:李华 徐国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
描述:吴嵩梁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诗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昊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诗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诗门径与诗歌之正,对清代诗歌与清代诗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清代“诗佛”吴嵩梁诗学观摭谈
-
作者:李华 徐国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
描述:吴嵩粱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诗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吴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诗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诗门径与诗歌之正,对清代诗歌与清代诗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似曾相识燕归来:谈宋词中的燕子意象
-
作者:杨晓霞 来源: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燕子 宋词 意象 归来 相思 作者 落花 晏殊 写出 心情
-
描述:”,同时也典型地反映了晏词意境清新,情致闲雅的“富贵气象”。 二、借燕子抒发相思离恨之苦 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