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意、趣、神、色之间:看昆剧《牡丹亭札记
作者:聂勋材  来源:江苏戏剧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意、趣、神、色之间:看昆剧《牡丹亭札记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看图牡丹亭
作者:侯会撰文  来源:金盾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看图牡丹亭
牡丹亭》(画说戏)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昆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源于明代汤显祖同名传奇,本事见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演绎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一段“至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悠扬的笛韵,曼妙的舞姿
牡丹亭》忆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朗 在《红楼梦》里看到:有一次行酒令,黛玉一时怕被罚,也不细想就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当时众人都不在意,只有宝钗知道这句话来自《牡丹亭》,第二天她专门去找黛玉,说这是不正经的书,读了“移了
牡丹亭
作者:曙光 赵红阳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杜丽娘  张居正  戏剧家  文学家  明朝  生活  故事 
描述:牡丹亭》是一出剧,这出剧是明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写的。他叫汤显祖,他和西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生活在中国,一个生活在英国。他比莎士比亚大十四岁,但都是在同一年离开人世的。
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作者:叶长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研究 
描述: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少室山房笔丛》札记一则:关于《补江总白猿传》的再思考
作者:张庆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补江总白猿传》  编撰意图  反思 
描述: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以为《补江总白猿传》乃是"唐人以谤欧阳询者",此说影响颇大.本文考察自上古至初唐时期人们的信仰观念,对((补江总白猿传》之编撰意图提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