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尴尬
-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诗
-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
-
狭隘的结果
-
作者:朱世忠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狭隘 唐宋八大家 熙宁变法 王安石 文学 诗
-
描述:公元1086年,北宋政治和文学舞台上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殊死斗争中相继去世。四月,在诗文词方面绝妙一时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手操纵了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在一片谴责声中抱憾辞世。九月,以砸缸救人而妇孺皆知千古
-
感事抒怀
-
作者:郑伯农 邓世广 段晓华 李文朝 万朝奇 叶蓬 邹延明 桑鹏兴 李葆国 刘晓昀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社会团伙 乌鲁木齐 纪念馆 王安石 临川 诗
-
描述:喜闻重庆审判黑社会团伙,临川王安石纪念馆感赋,乌鲁木齐七·五暴乱之后,海内诗友咸致问讯,赋此答之
-
巧对对联
-
作者:糖糖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故事 扬州大明寺 年轻人 晏殊 词人 诗
-
描述:对联故事 北宋有个著名的词人叫晏殊,一次,他在扬州大明寺的墙壁上发现了一首好诗,便向周围人打听,得知是一个叫王琪的年轻人写的。晏殊赶忙叫人把王琪请来,俩人一见面,相谈甚欢。晚饭后,二人一起到后花园散步。
-
秉大义而疏小节
-
作者:朱国勇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义 王安石 自然规律 苏轼 明月 诗
-
描述:毫.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这改得还真精当,苏轼看笔墨淋漓的这几个大字,心中得意,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
作者:朱晖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欧阳修 欧阳修 进士 进士 知音 知音 政见 政见 诗 诗
-
描述:若不是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绝对能成为知音挚友。他们皆才华出众.年少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时.好诗佳文已经传遍朝野。苏轼自幼博览群书.21岁考中进士.深受欧阳修等老前辈的赏识。他们两人.相会之前就已熟知对方大名.相互倾慕.可谓神交已久.
-
昆曲,在极端中突围
-
作者:万佳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女同性恋 题材 牡丹亭 男旦 新闻周刊 演出方 李渔 现代人 表演艺术
-
描述:在"拯救戏曲"不乏表现的今天,一部主打"女同"题材的昆曲新作,加以男旦版的噱头,一亮相便引来关注目光。不过这出颇具心机的作品用意却不仅限于此
-
梦幻化妆的审美
-
作者:邵森永 来源:饭店现代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基本功 色彩倾向 比赛中 广告宣传媒体 无法评价 参赛选手 《牡丹亭》 题材 综合能力
-
描述:叹声中,观众团团围着模特拍摄。但比赛中也常常出现个别莫名其妙的梦幻化妆,既没有鲜明的主题,没有色彩倾向,又没有造型的美感,令观众和评判也无法评价,令人大失所望,这可能是参赛选手只有热情的参与而无巧妙构思的缘故吧。 梦幻艺术由来已久,从我国古代的《西游记》、《牡丹亭》,到国外《巴比仑史诗》,无一不展示出神奇的梦幻艺术姿彩。
-
漫论张弦创作个性
-
作者:阮忆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个性 张弦 作家 新时期 五十年代 爱情婚姻 刘绍棠 红丝线 王蒙 题材
-
描述:的创作个性,从构
-
铅华销尽见天真——浅论《小山词》
-
作者:王玫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情感因素 认识价值 作者 题材 历史意义 古典文学 词话 审美理想
-
描述:历来对晏几道《小山词》的评论甚少,至于专篇论及除了宛敏灏的《二晏及其词》一书而外,几乎就没有其它的有关文章了。纵使二晏并举,也是大晏论多,小晏论少。究其原因或许有二:其一,晏几道的生平事迹难考定,连一篇传记都没有,只是一些词话笔记杂录中偶尔及之,但也只是三言两语,惜墨如金。这样,势必对研究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