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郑子瑜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
作者:龚言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  《论语》  柳宗元  欧阳修  语文课本  王安石  古文《尚书》  韩愈 
描述:郑子瑜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龚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郑子瑜教授,近复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一书,系自清人沈德潜所编纂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中选出151篇,逐篇指出其修辞偶疏之处。郑氏在该书序文里说:“沈氏所纂八大家文,计精选...
宋代诗人及诗歌特点略说
作者:朱明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诗人  诗歌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  江西诗派  黄庭坚  唐诗  现实主义  王安石  诗歌创作  欧阳修 
描述:宋代诗人及诗歌特点略说
论秦少游前后期的诗风
作者:马良信 欧阳造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少游  前后期  诗歌创作  严重高古  艺术特色  诗风  王安石  创作个性  《冷斋夜话》  女郎诗 
描述:论秦少游前后期的诗风
宋代官吏的俸禄
作者:何忠礼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  墓志铭  士大夫  王安石  《曾巩集》  《文献通考》  俸禄  范仲淹  州县官  宋代官员 
描述:是一般士大夫的俸禄也随官品之大小,差遣之有无而大相径庭,即使《禄令》所载的待遇,与实际收入仍有一定差距。根据笔者研究,宋代广大下级官员的傣禄并不高,有的则远远不足以养廉。这种现象往往在少数宰执、大臣高俸禄的掩盖下,被人们所忽视。为此,本文拟就两宋官吏俸禄的实际状况作些分析,并由此考察俸禄不足对官吏生活和吏治所产生的影响。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
作者:吕友仁 冯好杰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红楼梦》  《左传》  陶渊明  礼记·檀弓  《文选》  王安石  《儒林外史》  《仪礼·丧服》  战国策 
描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吕友仁,冯好杰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在谈及委婉语(cuphemism)时说:“‘死’的别名为最多。”我们相信这话不错。但究竟有多少,恐怕一时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清人梁章钜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浪迹丛炎》卷九《人死别称》条列举...
“阿房”的审音问题
作者:殷作炎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房”  《汉语大词典》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语大字典》  多音多义字  语音演变  阿房宫  王安石  秦宫殿 
描述:“阿房”的审音问题殷作炎"阿房宫"里的"阿"和"房"都是多音多义字,它的读音问题多年来困扰着人们,《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此未加审定。"阿房"虽然是古代词,但是今天在知识界比较常用,所以它的审音问题应该解决。应该采取什么原则审定"阿房"的读音,目前存...
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
作者:张全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社仓  朱熹  永乐大典  王安石  抑兼并  《宋会要辑稿》  文集  社仓法  农民 
描述: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一样,同为宋代荒时暴月平抑高利贷剥削、以利防灾救荒的改革措施。然而,由于青苗法系一度推崇至极的"改革家"王安石所行,因此,历来评价极高;而社合制却是一度
论我国古代分斋教学制度
作者:别必亮  来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分斋教学制度  国子监  我国古代  教学内容改革  国子学  明体达用  胡瑗  积分制  王安石  《春秋》 
描述:论我国古代分斋教学制度西南师范大学别必亮分斋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学形式,由北宋教育家胡援(公元993—1059年),首先提出,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演变,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学制度之一。分斋教学制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试形式等方面均独...
论宋代山水诗的绘画意趣
作者:陶文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画  山水画  宋代诗人  水墨韵味  苏轼  王安石  人生哲学  审美情趣  士大夫文人  黄庭坚 
描述:材范围、社会内涵、篇幅格局、意境格调以及诗人的创作心态和美学追求诸方面,都与前代山水诗有了明显的区别,从而给宋诗赋予了“画趣”的艺术特征。宋代山水诗对水墨韵味和荒远清冷意境的追求,更反映了受禅宗影响的宋代画风以及“神清骨冷”的时代心理与审美情趣。
古人炼字佳话
作者:张怀功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的意境  唐代诗人  银装素裹  韩愈  静中有动  贾岛  “过”  江水  北宋政治  王安石 
描述:代理长安府尹韩愈的马前,被其侍从拉下驴背,带到了韩愈的面前.韩愈深为他一丝不苟的为文态度所感动,对贾岛说“我看用‘敲’字好,首先僧敲月下门静中有动,静中有声,更利于写出诗的意境.其次‘敲’字比‘推’字字音响亮,读起来更加悦耳.”这样贾岛的诗就定了下来.这便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推敲这个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