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词中“闲”的艺术探析
-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闲 北宋前期 词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词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
晏几道、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
作者:李睿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词 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个性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词史地位
-
描述:晏几道、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
大格村里的笑声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李纪恒在富源县随机调研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昨日,省长李纪恒驱车来到距富源县城106公里的老厂镇大格村委会舍乌村民小组搬迁点,随机调研。
“这是
-
谁应是适格原告
-
作者:刘合彬 来源:河北法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适格原告 抚养费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履行法定义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子女抚养 《婚姻法》 参加诉讼 我国《合同法》 抚养子女
-
描述:谁应是适格原告
-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竹子 朱熹 格物 中国哲学史 学术思想 故事 陆王学派 程朱学派 陆九渊
-
描述:大学”一書,有主張对古本进行“改編”的(朱熹),有反对“改編”、主張采用古本的(王阳明),引起剧烈爭論,其中怎样理解“大学”上所说的“格物”的問題,又成为爭論中的焦点。这是一个在哲学上有重大原則性的爭論,并不是簡單的文字训詁方面的爭論。直到清朝,这个爭論也沒有完全終止。
-
文格与人格
-
作者:何满子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格 自我人格 风格即人 王安石 道德人格 周作人 政治人格 道德水平 文学 对象化
-
描述:文与人的关系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却是一个牵涉文化全境域的问题,单单为了知人论世,也得永远谈下去。布封一槌定音下的结论:风格即人。这是公例。要从个案赏辨人与文的一致却并不很简单,对象化在文格中的人格是
-
主动的感伤:读晏殊伤时之词
-
作者:林绿峯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词 词 感伤 感伤
-
描述: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
“格物”即是“格心”吗?:陆九渊“格物论”与“本心论”的关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 格心 本心 心学 陆九渊
-
描述:仅可能破坏作为"格物"说思想源头的《大学》中"八条目"的内在融贯性,而且在陆九渊的言论中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文本学依据。陆九渊的"格物论"应该置于一种"为学之道内外贯通"的理路上来把握:"发明本心
-
昆曲腔格汇释
-
作者:顾聆森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腔格 昆曲 曲牌体 唱腔 表演艺术 长生殿 昆剧 牡丹亭 唱法 工尺谱
-
描述:依腔(腔格)行字”的过程。
-
王昭君纪念馆木雕格扇门
-
作者:白文明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纪念馆 昭君出塞 呼和浩特市 王安石 木雕 和亲 历史上 呼韩邪 匈奴
-
描述:君出塞褒贬不一。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在《明妃曲》一诗中有“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前两句对昭君出塞给予了肯定;后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