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中“闲”的艺术探析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前期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晏几道、纳兰性德之比较
作者:李睿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个性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地位 
描述:晏几道、纳兰性德之比较
晏几道《小山》接受
作者:柯玮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接受  接受理论 
描述:,要可分為三端:一曰批評,二曰傳播,三曰創作。宋代對晏幾道《小山詞》之接受,以「批評」接受最顯著;而支撐整個明代晏幾道《小山詞》之接受,則為「傳播」接受;清代對晏幾道《小山詞》之接受最全面,成果亦最
晏殊在唐宋词转型过程中的地位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唐宋词  士大夫  艳情  七十年  冯延巳  雅化  性爱心理  发展历程  创作 
描述:宋朝建立的最初七十年间,词坛颇为沉寂。文人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鼓舞下,纷纷"学而优则仕",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对新政权的体认和参政议政热情的蓄积,因而即便在统治者鼓励士大夫饮宴享乐的社会风气下,文人也更热衷于创作与理想抱负相关的诗文,而不愿创作被五代亡国之君大力抒写过
一段心灵的挣扎:苏轼黄州文解读
作者:王玉英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州时期  苏武  苏轼  文化专制    文人  “新我”  “变”与“不变”  封建社会  王安石 
描述:对苏武的研究,尤其对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认识不无神益。一、乌台诗案之训1、灾难突至的惊恐孔子曰:“富与贵,吾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儒家主张以正当的手段追求功名利禄,千百年来
王安石人性论之演进
作者:毕明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性论  以生言性  正性 
描述:从人性善恶的角度看,王安石人性论经历了"性归于善而已矣"、"性可以为恶"、"性有善有恶"和"性不可善恶言"四个发展阶段。"性不可善恶言"是王安石人性善恶问题的最终定论,且这一定论与扬雄的"性善恶混"在实际内涵上完全相同,王安石最终认同的是扬雄的人性观。
王安石礼治思想的演进
作者:张凯作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礼治思想的演进
中国古代地租与田赋思想的演进
作者:巫宝三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租  中国古代  《禹贡》  田赋  《周礼》  土地所有者  思想家  黄宗羲  租庸调制  统治者 
描述:(一)引言封建社会的财富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来源,亦即主要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农民的劳动。地租一词,是指土地所有者,凭据土地所有权占有部分农业生产品。田赋,有时称“税”,是国家以土地为对象所课征的财政收入。此外,还有徭役,它是统治者为兴建城廓和宫室等...
从天命到命运:王安石命论之演进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天命    命运  人事 
描述:将全副的精力用于人事.所以,王安石命论总的倾向是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而绝非学界所认为的其命论带有消极悲观的情绪.
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意义:从词调体制和怀古题
作者:张冬梅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意义:从词调体制和怀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