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45)
报纸
(206)
学位论文
(197)
图书
(174)
会议论文
(7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86)
地方文献
(60)
才乡教育
(25)
宗教集要
(11)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1
(191)
2010
(176)
2009
(168)
2008
(189)
2007
(159)
2004
(91)
2002
(86)
1998
(74)
1988
(71)
1935
(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22)
语文学习
(4)
汗血周刊
(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
法律与生活
(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
公民与法(审判版)
(2)
法制资讯
(1)
科技致富向导
(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1)
相关搜索词
存在基础
哲学家
农民
才子佳人
兴趣
至情
孔子的法律思想
秦墓
周天勇
周礼
商品货币经济
自然观
管子
良吏
祖宗之法
王安石变法
立法度
典狱
大跃进
中国古代
天下之法
司马光
《春秋左氏传》
功利主义法律思想
儒体法用
哲学社会科学
王安石
司马迁
太宗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论着: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导论(周礼的法律精神)】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周礼
》国野、乡遂组织模式探原
作者:
张荣明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国野
行政组织
描述:
个体家庭为细胞的行政组织制度得不到验证。一些学者已经指出,西周时代行政组织的主体是以宗族为机制的血缘组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地缘为基础的行政区域的划分是西周血缘组织崩溃的结果,是春秋战国社会变革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
《
周礼
》“三德”、“道艺”古义斠诠
作者:
丛文俊
来源:
史学集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三德”
礼乐文化
原始宗教文化
至德
古义
礼记·檀弓
香港中文大学
天地神人
敏德
描述:
《
周礼
》“三德”、“道艺”古义艹再斗诠丛文俊《
周礼
·师氏》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注释至德为“中和之德”,并以孔子“中庸之为德
《
周礼
》“三德”、“道艺”古义?诠
作者:
丛文俊
来源:
史学集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
周礼
》“三德”、“道艺”古义?诠
《
周礼
·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
作者:
史念海
来源: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库馆臣说:《考工记》
从“太极辩论”剖探陆象山晚期
思想
的道家倾向
作者:
王冰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朱熹
朱熹
太极辩论
太极辩论
道家倾向
道家倾向
描述:
雨祷雪活动看,陆象山思想上的道家倾向越来越明显了。
略论五百年中国印章美学
思想
之变迁(下)
作者:
李志坚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
思想
百年中国
金石学
印章
金石文字
书法实践
书法理论
审美
思想
周亮工
个性化
描述:
说处于一个见识狭隘的历史环境下,见到的印章仅是汉印与元朱文。吾丘衍《学古编》云:“白文印,皆用汉篆”,“朱文印,或用杂体篆。”汉篆,吾丘氏又称印篆,
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数
思想
作者:
章伟文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吴澄
黄宗羲
卦爻辞
解《易》
六十四卦
易学
卦变图
象数之学
月体纳甲
描述:
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数
思想
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著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四库全书总目易
强化市场约束应是金融立法的主导
思想
作者:
汪鑫
来源:
法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场约束机制
金融机构
金融立法
金融监管模式
信息披露制度
主导
思想
金融体系
软约束
立法框架
竞争优势
描述:
强化市场约束应是金融立法的主导
思想
汪鑫1980年至199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约四分之三的成员国(130多个国家)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这一严峻事实,已使国际社会逐步达成一种共识:传统的金融
让惨遭厄运的中外文学名著重见天日——追忆20年前一次
思想
解
作者:
陆本瑞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解放
文学名著
出版实践
“四人帮”
重见天日
文化专制主义
“双百”方针
王安石
出版工作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描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条通向胜利的光明大道。饱经文革灾难性摧残的出版界,经过拨乱反正,推倒了“四人帮”强加在广大出版工作者头上的“两个估计”(即所谓“反革命黑线专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占统治地位...
《牡丹亭》的悲剧意识:兼论汤显祖的戏曲美学
思想
作者:
韩鑫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美学
思想
美学
思想
描述:
“理”处于对立冲突状态,而文学创作受“情”的支配。这一理论被后人提升为“性灵说”,影响了几代作家;3、“欲”是“情”的基础,人的自由生命欲望包括性爱在内的人生欲求。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