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谈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文
作者:张春莲  来源:山西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初中语文  议论文  生态系统  说明文  王安石  第二单元  孟尝君  自读课文  共产主义 
描述:谈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文山西省教委教研室张春莲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教材,同统编教材第四册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点:1.保留的传统篇目在编排和分册上作了大的调整;2.新增了19篇课文,其中3篇教读课文,16篇自读课文。下面,仅从...
陆游散文简论
作者:吴小英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入蜀记》  陆游  游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渭南文集》  曾巩散文  文化品格  忧患意识  认同意识  议论文 
描述:第三部分将陆游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散文作比较,以透视其艺术魅力。
初中语文常识中的常用数字
作者:殷怡  来源:世界中学生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环境描写  两种方法  语言类型  数字  书面语  论据  议论文  王安石  欧阳修  逻辑顺序 
描述: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说明的两种方式:平实说明、生动说明。议论的两种方式:立论、驳论。环境描写的两种方法: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论据的两大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裁判亮分
作者:刘兴策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裁判  文章的气势  作文  王安石  事实根据  议论文  社会生活  主要特点  检讨书  记叙文 
描述:裁判亮分
让议论散发着诗的芳香:谈谈议论文中的诗意
作者:王夫成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文化底蕴  话题作文  古典诗歌  小标题  王安石  人文氛围  情感  考生  巧妙运用 
描述: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但一味地板着面孔说教,必然枯燥乏味令人厌倦。而古典诗歌中为人传诵的经典语句,有着丰富的情感元素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写议论文时若能巧妙运用,必能一扫沉闷和干瘪,显得文采飞扬、趣味盎然
“物含妙理总堪寻”讲评
作者:田宗昌 付卫锋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界  王安石  议论文  人类社会  启示  文字  鸟兽  命题作文  发展等级  文题 
描述:【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王安石曾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古人云:"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的确,自然界包罗万象,生生不息,昭示着人类社会的众多道理。
河北:伯乐应是黑脸人
作者:王广文  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创新精神  2003年  语文  学生作文  评析  命题作文  议论文 
描述:河北:伯乐应是黑脸人
新文言文专题十唐宋八大家(下)
作者:冯渊 邱兼顾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主要特色  战国策  议论文  答司马谏议书  文章  现代汉语 
描述:王安石【与创作相关的生平】王安石与曾巩两家是一州乡邻,还有姻亲关系。庆历四年,曾巩向欧阳修举荐王安石,欧阳修看了王安石的作品后,提醒他须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
“考试人生”素材指南
作者:鲍亚民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轨迹  考试  议论文  辩证法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每个人  记叙文  孙中山  托尔斯泰 
描述:人生就是由一场场考试组成的。如果说人生的每一天就是人生轨迹上的一个点,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个点时也是像一场考试一样重视它。有时,做好一件事,走好一步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有时,做错一件事,走错一步路,可以毁掉人的一生——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成功走好每一步,才能成就人生的精彩。
《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
作者:金雅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赤壁  苏轼  游记文学  山川风物  议论文  叙议结合  描写  文章 
描述: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可视为富有理趣的游记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描写重点不在山川风物上,而是借题发挥,因事说理;又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叙来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