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心即理”的一种读
作者:刘英波 李雪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描述:色,也有其缺憾之处。
唯有清风人意:趣话名人的爱情诗
作者:起山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宰相  莎士比亚  爱情诗  爱情故事  俗语  宋朝  乌鸦  老话  马克思 
描述:人们在劝慰、高抬某人时常用一句老话,叫作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还是一个爱情故事里的一句诗呢!说的是宋朝宰相王安石不幸丧妻后,续娶了一位叫姣娘的名门闺秀。王安石因国事繁
王安石《易象论》与《序卦传》
作者:杨倩描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象论  《序卦传》  大象 
描述: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由此弥补了《序卦传》过于简单的缺陷,丰富了《易传》系统的内容。
易说卦巽为寡髪
作者:于省吾  来源:考古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林  周礼  费氏易  考工记  说卦  王念孙  人本  注释  郑注  稀疏 
描述:宣明也,又散也,故虞以为白,周礼注与虞仲翔本正合。郑先通京氏易,又注释氏易,然则礼注之为宣髪,京氏易也:易注之寡髪,费氏易也。」王念孙云:「隶害寡字或作(?),与宣字相似而误。易林节之并云:『宣髪龙叔』今本作『宣劳就力』乃后人所改。」按王氏考定寡为宣之误是也,然宣髪之义,从无碻诂。释文以黑白杂为宣髪亦非。近人尚君节之深于易林之学,云「易林隨之丰
王安石《易》与《孟子》的关键刍议
作者:金生杨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  孟子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推崇《孟子》,在他早年所作的《易》中也多有表露。其中他对“权”、“时”、“才”、“心”等的有关论述直接继承孟子思想而有所发展。王安石这种思想又与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相一致,是他后来进行改革
巧施方法妙诗词
作者:王华  来源:中学课程资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高尚情操  中国古代文化  人格魅力  方法  王安石  表达  李白  意象叠加  有法可依 
描述:作者的处境、审美情趣、世界观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进行古代诗歌鉴赏,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应探求一些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知人论诗晓背景欲知诗之深意,必先明人之境遇。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审视一下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教材中涉及的诗文大家。对于非著名的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的朝代和题下小注。且看下面这首诗歌: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从字面看是...
《初中文言文全一点通》存疑一则
作者:张彦东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初中  存疑  《隆中对》  地理位置  “吴会”  自然段  九年级 
描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全一点通>(2005年8月第1版)中对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隆中对>第4自然段:……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
论陆九渊与王守仁“以心经”方法之不同
作者:康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王守仁  心学  经典解释 
描述:。从解释方法形成的客观情境上看,二者"以心经"的方法均有着自身合理性。不过若仅从形式上判断,王守仁较陆九渊在方法体系上要更为完备。
“有”、“无”之辨:《老子》第一章再读
作者:黄克剑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注  道德经  无名  王弼  无欲  马叙伦  帛书本  王安石  司马光  朱谦之 
描述:、刻、注本,于前贤思绎之未尽处对《老子》第一章再作申,以期寻取"众眇"所通而我心所契的玄理之门。或有未当,方家正焉。
王荆公《易》考略
作者:金生楊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易  文化研究  朱熹  宋代  程颐  佚文  南宋  引用 
描述:尊奉理学以后。此外,除"图书派"有一定影响外,王安石的《易》也不容忽视。它长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