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两难苏东披
-
作者:鲍亚民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
-
苏门词人与北宋党争
-
作者:曹丽芳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门词人 北宋党争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苏门词人的活动时期几与北宋新旧党争相始终,他们的命运沉浮可以说是与党争息息相关.隶属于旧党一派的苏门词人在新旧党争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打击,考察他们与党争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
河南郏县的“三苏坟”
-
作者:王祖远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三苏 郏县 河南 苏辙 墓志铭 汝州 第二故乡 王安石 峨眉山
-
描述:河南郏县竟有三苏坟?不错。这一切,还得从苏轼本人的经历和情结说起。西蜀眉山是苏轼的家乡,也是他出生的地方,中原的河南则被他视为第二故乡。苏轼是一个很重乡情的人,他热爱故土,然而,诗人开阔的胸怀却使
-
三苏蜀学的"人情为本"论
-
作者:叶平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苏 圣人之道 人情 公议 王安石
-
描述: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
-
孤版苏小妹(短篇小说)
-
作者:王云高 来源: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宋哲宗 海南岛 宋王朝 作品 党人 流放 团练 短篇小说 王安石
-
描述:楔子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寅,1098年),横州团练所里新来了一个编管人员,年纪约摸四十七八,因为讲的北方话,没几个能听懂,故而人们都私下称他为"老佬"。(这种民俗,910年后的今天也还稀稀落落地存在着。)但在当面的场合,人们都叫他秦七或秦哥。在城西高岭弄了间"浮槎馆",孤零零地打发日子。
-
到底谁是“苏老泉”
-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洵 社会科学 欧阳修 墓志铭 曾巩 挽诗 论据 居士 老人
-
描述:“苏老泉”是苏洵之号还是其子苏轼之号,自宋以来,多有称苏洵号老泉者。牛宝彤在《社会科学》第9期就此著文指出,这是“子冠父戴”,应当纠正。论据有三:一、苏轼《阳羡帖》上有“东坡居士,山泉老人”字样
-
欧,曾、王、苏散文比较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史 《文史哲》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
描述: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属“唐宋八家”之列,是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又同生于宋代,吴小林在《文史哲》1988年第5期上发表《欧曾王苏散文比较》一文探讨其风格异同之处。
-
汤氏《牡丹亭》以越剧面貌“还魂”
-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 潘宁1598年,汤显祖写就《牡丹亭》。四百年间,传说汤氏《牡丹亭》的首演是在江苏昆山古镇千灯镇。日前,由CCTV新影制作中心(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千灯镇政府联合出品,上海静安越剧团独家
-
泰山羊流话羊氏
-
作者:周郢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山郡 羊流 平阳县 羊祜 羊姓 查慎行 《太平寰宇记》 氏族 二千石 两晋南北朝
-
描述:泰山羊流话羊氏
-
论北宋南丰曾氏家族诗词创作
-
作者:吕肖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曾氏家族诗词 曾巩 曾布 曾肇 魏夫人 曾纡
-
描述:其是曾巩、曾肇诗歌风格差异最大,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肇诗如词,在宋调已经成型的元祐及其以后时期,保持着与秦观一样的边缘化诗风。兄弟二人同父异母,年龄相差几乎三十岁, 虽有师承关系且感情深厚、性格相近,但因为诗歌审美趣味等不同,所以风格差异颇大。这是家族文学的一种范例。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为其在词曲史以及戏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其妻魏夫人、其四子曾纡诗词创作声名远播,一家三人均能创作诗词,成为宋代文学史上少见的夫唱妇随、子承母教的文化现象。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的赠答唱和,不仅显现出诗词作为家族成员之间一个重要联系纽带的作用,而且透露出家族成员的关系与家族意识。家族成员间的赠答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