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郏县的“三苏坟”
-
作者:王祖远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三苏 郏县 河南 苏辙 墓志铭 汝州 第二故乡 王安石 峨眉山
-
描述:河南郏县竟有三苏坟?不错。这一切,还得从苏轼本人的经历和情结说起。西蜀眉山是苏轼的家乡,也是他出生的地方,中原的河南则被他视为第二故乡。苏轼是一个很重乡情的人,他热爱故土,然而,诗人开阔的胸怀却使
-
三苏蜀学的"人情为本"论
-
作者:叶平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苏 圣人之道 人情 公议 王安石
-
描述: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
-
孤版苏小妹(短篇小说)
-
作者:王云高 来源: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宋哲宗 海南岛 宋王朝 作品 党人 流放 团练 短篇小说 王安石
-
描述:楔子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寅,1098年),横州团练所里新来了一个编管人员,年纪约摸四十七八,因为讲的北方话,没几个能听懂,故而人们都私下称他为"老佬"。(这种民俗,910年后的今天也还稀稀落落地存在着。)但在当面的场合,人们都叫他秦七或秦哥。在城西高岭弄了间"浮槎馆",孤零零地打发日子。
-
到底谁是“苏老泉”
-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洵 社会科学 欧阳修 墓志铭 曾巩 挽诗 论据 居士 老人
-
描述:“苏老泉”是苏洵之号还是其子苏轼之号,自宋以来,多有称苏洵号老泉者。牛宝彤在《社会科学》第9期就此著文指出,这是“子冠父戴”,应当纠正。论据有三:一、苏轼《阳羡帖》上有“东坡居士,山泉老人”字样
-
欧,曾、王、苏散文比较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史 《文史哲》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
描述: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属“唐宋八家”之列,是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又同生于宋代,吴小林在《文史哲》1988年第5期上发表《欧曾王苏散文比较》一文探讨其风格异同之处。
-
“文”“文”之辨
-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
描述:“文”“文”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
-
王安石文
-
作者:褚东郊选注 来源:商务印书馆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王安石文
-
浅谈“为文”
-
作者:张朝霞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之美 道德修养 社会作用 柳宗元 王安石 真感情 刘熙载 表现力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精神
-
描述:浅谈“为文”
-
连文析义
-
作者:方步瀛 甘祺庭 方秀南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尔雅 左传 析义 周礼 析言 殷商 连文 盘庚迁殷 公元年
-
描述: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华夏”、“殷商”等词作了训释,这对于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以及古代汉语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
苏昆《牡丹亭》:三位一体春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首席记者李婷
2013年早春的法国巴黎,阴雨连绵,春寒袭人。塞纳河畔的百年老店夏特蕾剧院却绽放着一朵芬芳的牡丹花。由苏州昆剧院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合作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首次欧洲公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400个座位的剧院连演七场,场场爆满,而且以巴黎各界观众为主。此情此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