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7)
学位论文(13)
报纸(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3)
地方文献 (30)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1(11)
2010(18)
2009(9)
2006(3)
2005(7)
2001(5)
2000(3)
1998(12)
1987(5)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
美学(5)
艺术教育(2)
殷都学刊(2)
中文自学指导(2)
戏剧艺术(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书海(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金陵瞭望(1)
汤显祖美学思想刍论
作者:宋炜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感性  程朱理学  艺术创作  哲学基础  艺术审美  先验本体  对立冲突  唯情论 
描述: 一、汤显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要了解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就必须从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出发。汤显祖生活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论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作者:危磊  来源:南宁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汤显祖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周江洪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  汤显祖  汤显祖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教为中心的审美价值论。虽然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背离和突破,但在总体上仍未超出儒家美学的樊篱。
论王安石的散文美学思想
作者:吴小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散文美  散文创作  美学思想  欧阳修  “文”  艺术技巧  审美作用  审美特征  审美形式 
描述:论王安石的散文美学思想吴小林在欧阳修所倡导的宋代新古文运动中,王安石是重要骨干之一。在风云变幻的北宋政治舞台上,王安石是卓越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散文美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表现出作为政治家兼古文家
汤显祖美学思想之新探
作者:邱佳佳  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中和  中和  “情”“志”统一  “情”“志”统一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及情志统一的情本质论立场。
戏曲序跋的美学特征
作者:谢柏梁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序跋  戏曲史  美学特征  审美特征  中国文学研究  曲论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评点  理论问题 
描述:在古代戏曲的评点系统中,曲序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美学特性方面来认识中国古代戏曲序跋,既可以看到其与一般序跋所共有的特点,又可以于比较中理清其自身个性;既可以从理论上探求其主要美学特征,还
“临川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二题
作者:周世泉 廖应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临川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二题
论《牡丹亭》中梅、柳意象的多重内涵
作者:朱明明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柳  梅柳  意象  意象  象征  象征 
描述:关于《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前人虽偶有论及,但都没有深掘其内涵。实际上,它们既分别是男女主人公的代表,又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是汤显祖精心设定的重要意象。充分认识梅、柳意象的内涵,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
戏曲《牡丹亭》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作者:廖抱一  来源:运动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虚实相生  情至  圆梦  尚空 
描述:层次。而此四大层次,又源於中国哲学美学发展脉络中,所具有的儒家「情」与「性」、道家「虚实相生」、佛家「尚空」等思惟观点。
临川一中被评为“全国最具内涵特色学校”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临川讯 2013第二届“全国最具特色中学”发布会、颁奖典礼于1月9日下午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大宴会厅隆重举行,国内四十余所卓有特色的中学到场领奖,大会发布“全国最具内涵特色学校”“全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