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李珊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性爱关系,同时也表达了“重情抑欲”的可贵的性爱观。
-
继承与创新应是《内经》教学的核心理念
-
作者:孙松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继承与创新应是《内经》教学的核心理念
-
秦汉都城和陵墓建制的继承与变异
-
作者:梁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都城 陵墓 秦制 汉制 《周礼》
-
描述:秦汉都城和陵墓建制的共性是主要的、内在的,个性是次要的、表面的。秦代形成的许多新特点,在汉代都被自然继承,然而汉代以后儒生的活动及儒家学说的高涨,又使汉代都城陵墓的规划更加模式化,更加符合《周礼
-
秦观对婉约派词风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马建新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承与发展 婉约派 柳永 柳词 《淮海词》 苏轼 词风 创作道路 晏几道 苏门四学士
-
描述:的患难之交,在文学上又是志趣相同的良师益友,而苏轼又是诗词文俱有盛名的一代泰斗,按常理来讲,
-
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
-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词 《小山词》 主体精神 木兰花 浣溪沙 《白雨斋词话》 《珠玉词》 身世之感 继承与超越
-
描述: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傅义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并以词享盛名,然评论家亦颇有轩轻,多以为小晏胜大晏。如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廷焯云:“晏小山工于言情
-
略论李觏对荀子《礼论》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赖井洋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 李觏 李觏 荀子 荀子 礼 礼
-
描述:古代所谓“礼”,通常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李觏的礼论是对荀子学说的延续和引申,但又比荀子的研究探讨深入广泛得多。本文略论两者礼论的某些渊源关系,对目前思想史的研究和伦理实践有一定的作用。
-
论朱熹对王安石新法新学的批判继承
-
作者:肖钢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新法 王氏 朱熹 文集 批判继承 朱文 社仓 青苗法 熙宁
-
描述:批评对后世评价王安石变法影响极大,但朱熹对王安石的社会政治思想并未一概否定,在若干方面倒做出了肯定评价,他在任地方官时的许多施政措施,更直接承袭了王氏新法。其次,朱熹对王安石的抨击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的那样,是“深文诟病”、“恶声嘈嘈”的谤诬之辞,而是言之成理,反映了朱熹对社会变革问题的认识深度。澄清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更有利于深入研究朱熹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活动。
-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现代文明教育
-
作者:俞汝勤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岳麓书院 现代文明 大学生文化素质 儒家教育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理工科大学生 学术会议 陆九渊
-
描述:天,岳麓山下更是海内外群贤荟萃。在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就读、并七次名列第一的高材生左宗棠,曾写下这样的诗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我们今天的学术盛会,可谓“群贤汇集名山”,它将作为对岳麓书院1020周年最好的纪念,载入这所千年学府的史册。
-
论王安石绝句对中晚唐绝句的继承与变化
-
作者:刘宁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七绝 五绝 宋调唐音 艺术个性
-
描述:的特点而更富于变化。荆公绝句是宋代诗史上的独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