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研究
-
作者:刘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诠释学 本体 工夫
-
描述:实现”的问题作出自己新的解释。出于对“工夫”问题的关注,陆九渊在解读经典时体现出既依据经典又不囿限于经典的诠释态度,且通过对经典的解释实现他对先秦儒家精神的回归。基于此,陆九渊采用了“先立乎其大
-
从“经义式”到八股文形成的当代诠释
-
作者:刘虹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义式 朱元璋 八股文
-
描述:来的“传注经学”,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亦从训诂章句的囹圄中解脱出来。从王安石对科举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的首次匡定到八股文的形成,标志着科举考试向着更规范、易于操作的轨迹发展,同时它也蕴含了历代有识之士
-
陆九渊学习心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
作者:汪胜亮 杨丽萍 来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完美人格 顿悟 非智力因素 自主探究
-
描述:陆九渊思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学习心理思想.学习的目的、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条件以及学习的原则和方法都有所论及,本文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陆九渊的学习心理思想并做新的诠释.
-
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
-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经学 “理” 《周礼》 《系辞》 理学家 本体性 欧阳修 儒家经典 河图洛书 程颐
-
描述:超越经学──对理学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崔大华(河南省杜会科学院)作为儒学的一个理论形态的理学,它的形成可能会有多种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或条件,但就儒学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有两个支撑点是最
-
王莽与汉代今古文经学之辨析
-
作者:王继训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 王莽 今文经学 《易》学 《周礼》 《周官》 《毛诗》 《礼》学 《春秋左氏传》 《汉书》
-
描述:王莽与汉代今古文经学之辨析
-
汉末世风与郑玄经学
-
作者:李健国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知识分子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易》 两汉经学 《三礼》 《周礼》 社会科学版 汉末
-
描述:部分士族屈志求全,颂德献符
-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
-
作者:郝树声 来源:发展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 意识形态 《公羊传》 《周礼》 独尊儒术 康有为 变法维新 唯心主义 龚自珍
-
描述: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从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清末二千年间,儒家思想一直居于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汉代设五经博士,把上古
-
廖平经学六变的发展逻辑
-
作者:黄开国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逻辑 梁启超 周予同 今文经学 范文澜 思想家 古文经学 《周礼》 理论建构 尊孔
-
描述: 廖平是近代中国的经学大师。梁启超、范文澜、钱穆、周予同等著名学者论及廖平的经学时,都以自相矛盾、玄妙怪诞予以评价。其实,每一个思想家的思想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廖平也不例外。而把握住这一逻辑
-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
-
作者:杨朝明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文经学 鲁学 汉代经学 古文经学 《鲁诗》 齐学 《春秋》 《谷梁传》 叔孙通 《周礼》
-
描述: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杨朝明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齐学”、“鲁学”之别.笔者曾就“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的关系谈过个人的看法。(《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载“管予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管子
-
宋明经学的唯物而辩证的解读
-
作者:马中柱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史 王安石 宋明 地主阶级 唯物 历史条件 经济影响 王阳明 理论体系 庶族地主
-
描述:宋明经学的唯物而辩证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