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起点需要新精神 ◎刘绍堂
-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的宏伟蓝图。“十二五”规划的更远大的发展目标,更艰巨的工作任务,更殷切的群众期盼,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的姿态,新的努力,新的干劲去拼搏。一句话,新起点需要新的精神状态。
精神状
-
以“事故”为鉴
可保平安刘绍堂
-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甘肃省正宁县一处幼儿园的校车又因超载造成数十人死伤的悲剧。频发的各类事故,有不少重复着以前所发生事故的原因。遗憾的是,总有人将重大事故当故事听,不知以“他人事故”为鉴,最终成为事故的主角。
惨痛的事故提示我们,要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故当成镜子,经常照一照,切实从中吸取教
-
好心态是养生特效药 刘绍堂
-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位长寿老人说,好心态是养身的营养素、防病的免疫剂、健康的特效药、长寿的不老丹。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好心态可保障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又会促进好心态。
拥有好心态,心无过求,事无过度,不为欲诱,不为物使,心境澄明不浑浊,品格高尚不卑劣,畅达时不张狂,受挫时不失落,人心安,身康健。
人生路上,烦恼苦闷是
-
春城故事 刘绍玉的255个孩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竞立
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永靖中心小学的食堂窗口前,一至六年级8个班的254名学生正在排队打饭。刘绍玉来到窗口前拿起饭勺为孩子们盛饭。“男生多打点,女生少打点;高年级的多打点,低年级的少打点。不
-
沽上缘我和刘绍棠的一面缘
-
作者:暂无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文化名人为本书写个序言,他们想烦请刘绍棠先生来写,对此,我们当然极表赞成。经出版社联系,刘先生竟然很
-
刘绍铭:现代人为什么生活不快乐?
-
作者:刘绍铭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正经的学术论文看多了,不妨看看Michael Foley在《The Age of Absurdity(荒谬的年代)》一书中怎样用荒诞不经的语言给我们诠释他这本书的副题:“Why Modern Life Makes It Hard to be Happy。”现代生活为什么老教人快活不起来? 且说乡间小镇一夫妻,一天突为浪漫情绪激动,要到餐厅吃顿烛光晚餐。镇上餐厅的格局只能说是食肆,菜单十年如一日,从未“新潮”过。这鸟不生蛋的地方早该有一家像样的越南馆子了。像样的食肆都在市外。他们懒得开车走动,决定就近打发。两口子携手漫步街头,挨家挨户地去研究餐馆门前的菜单。太太知道夫君心仪的是唐餐,忍不住冷冷地说:“酱汁浆糊烹调的东西,不倒胃吗?” 他当然知道太太心目中的美食是咖哩。
-
见贤思齐刘绍刚书法篆刻欣赏刘绍刚简历
-
作者:与蒋维崧先生合 来源:鲁中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少刚,又署绍刚,号泺源、修公,山东新泰人,1958年生于济南,回族。
书法篆刻受业于山东大学蒋维崧先生,1981年曾获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1983年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1986
-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的对比
-
作者:石应轩 康淑香 李清峰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武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 定证定方定疗效
-
描述:。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一证一方证三级结构,而刘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纲不系目的问题,他们认为六经的主方、主药不同,胡老认为少阴病是表阴证,而刘老认为厥阴病是表阴证,胡老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而刘老认为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少阴病。胡老临床擅用大柴胡汤,而刘老治疗内伤杂病用协调疗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变化。胡老在临床上用原方原量却疗效甚好,而刘老却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的基础上创立了系列新方。对脉学的研究和经方的应用也有不同的认识,胡老在临床上有是证用是方,而刘老提出了三定原则即:定证,定方,定疗程,给予施治。同时他们的为人处事也有明显的差异。
-
旧上海公馆马路上的一起惨案刘绍宗
-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提起公馆大马路,老上海都知道,那是指现今金陵东路西藏路朝东的一段。一百三十多年前,法国侵略者在上海开辟法租界,第一任法国领事敏体尼就在这条路上买屋设立领事馆。这条路被法国人称为“领事馆路”。而当时的中国人称外国使馆为公馆,便叫这条路为“公馆马路”。后来,这条马路上市面
-
神童作家刘绍棠在北京的悲喜人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刘绍棠是我国当代乡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被誉为“大运河之子”,他1936年2月29日诞生在通州,今年是他诞辰75周年。刘绍棠13岁就以“神童作家”的美名登上文坛,备受文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