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概述
-
作者:江巨荣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研究概述 杜丽娘 二十世纪 曲学家 戏剧史 曲律 研究者 研究资料
-
描述:学术上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
今夜的寂寞如此美丽:新版昆剧《牡丹亭》欣赏
-
作者:彭奇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新版 观众 花道 汤显祖 目的视觉 舞台 柳梦梅 时尚流行
-
描述:,谁还会有时间
-
《虞初志》三家评略论
-
作者:孙庆茂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初志》 汤显祖 袁宏道 《西游记》 袁中郎 章回小说 《续齐谐记》 《柳毅传》 评略 唐人小说
-
描述:《虞初志》三家评略论
-
理、情、欲的和谐与冲突:贾探春、贾雨村形象比较谈
-
作者:孙虹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雨村 形象比较 贾探春 曹雪芹 《红楼梦》 现实品格 甄士隐 复古主义思潮 汤显祖 《老子》
-
描述:等社会道德规范;欲是指人的本能欲望也即物质利益要求。理学...
-
江西新文艺事业的拓荒者:石凌鹤
-
作者:刘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事业 江西省 戏剧创作 戏剧家 汤显祖 剧本创作 戏剧事业 文艺界 地方戏曲 文化事业
-
描述:石凌鹤同志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位老革命、老作家、老戏剧家,他为中华民族的新文艺事业特别是戏剧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曾说:我一生不忘两件事:一是一直跟随党,为人民谋利益,死而后已;二是搞戏剧创作,为祖国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是这样
-
两个叛逆的灵魂:崔莺莺与杜丽娘人物形象比较
-
作者:钱荷娣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西厢记》 《牡丹亭》 人物形象 崔莺莺 封建礼教 张生 汤显祖 老夫人 爱情
-
描述:中国文学史上,“雅”、“俗”对立现象无过于元明之初。在元代,“雅”、“俗”二线尚属平行发展阶段,散曲与杂剧互不相扰,各自分头发展,而如《西厢记》之影响,元散曲中却是绝无匹敌;到了明代以后,“雅”、“俗”形成了尖锐的地立,俗文学得到了突飞
-
高高的牌坊群
-
作者:安子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桑哥 徽州 发出邀请 地域文化色彩 徽商 舞蹈 文化底蕴 皖文化 民族舞剧 汤显祖
-
描述:以徽商的成功而名冠天下的皖南山区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有着迷人的地域文化魅力.以民族舞剧的形式推出古老徽州的历史风情,想必一定可以实现一种有趣的嫁接,实化皖文化的内涵,完成一次对安徽古老文化底蕴的现代学意义的掘发.这或许也是“打好徽字牌” 的有益尝试.
-
诗缠病与病缠诗
-
作者:范一直 来源:医药与保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达夫 史铁生 黄景仁 “穷而后工” 《我与地坛》 袁宏道 无关系 汤显祖 王安石 文学现象
-
描述:诗缠病与病缠诗
-
漫谈古典文学中的梦意象
-
作者:司马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红楼梦》 《诗经》 梦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人 汤显祖 梦幻文学
-
描述:梦,这一难以捉摸的斯芬克斯之谜,古代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自我情愫与内感的道具。在文人笔下,梦不仅是纯粹的生理学专有名词,已经演绎成为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的情感表达术语,成为文人心灵与潜意识折射的产物。梦的景象,梦的意识,梦的境界,梦的气氛...
-
母题与嬗变:从《枕中记》到日本谣曲《邯郸》
-
作者:张哲俊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枕中记》 《邯郸梦》 卢生 现实性 汤显祖 儒家思想 戏曲作品 虚幻性 沈既济 社会性
-
描述:母题与嬗变:从《枕中记》到日本谣曲《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