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重尚礼学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隆礼  尚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篇“郑学最精者《三礼》。”下面,笔者拟从社会阶级变动的角度,观照上述文化现象。
《周礼》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郡县制  传统思想  本质区别  儒家  中央与地方  礼乐  孟子  制度 
描述:调,因此,它采用了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于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
司马光论因循与变革
作者:王菡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变革  扬雄  无为而治  因革观  法言  政治制度  礼乐  整顿吏治 
描述: 司马光在集注《法言》时,于《问道篇》论道的因循与变革. 扬雄在《法言,问道篇》中,论道曰:“或问:道有因无因乎?曰:可则因,否则革,或问无为,曰:奚为哉?在昔虞夏袭尧之道,法度彰,礼乐著,垂拱而视
探渊索珠——读《周礼》有感
作者:林蔚丽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乐  音乐  仪式  标志  周代  《周礼》  伦理观念  祭祀活动 
描述:中反映出周代礼乐之盛的情形。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个新的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
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
作者:陈应时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司乐  音乐教育  乐官  周朝  中国音乐史  音乐表演  行政机构  儒家经典  礼乐 
描述: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陈应时关于周朝的乐官,在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周礼》中有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诸乐官的官职名、官阶、职责以及每一官职名下的人员数。在以往出版的一些中国音乐史论著和音乐辞书中,亦设有关于周朝乐宫的专门章节或词条,虽然在内容上...
《周礼》档案学思想初探
作者:吴杰  来源:档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周王室  汉书艺文志  奴隶制  礼乐  副本制度  古籍  杨向奎  刘歆  太史 
描述:官传》4篇。汉代刘歆曾奏请将《周官》6篇,“列之于经,为《周礼》。”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
作者:裴本初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辟雍  武舞  中国奴隶社会  师氏  礼乐  《周礼  奴隶主贵族  舞容  军事干部  大夏 
描述:缘关系的无数大小方国。没有坚强的武力,就无法加以统治。周人灭殷而后,以一个人数极少的民族,统治着庞大的殷族和殷的联盟民族,除了经营新都成周,把抵抗最顽强的殷“顽民”,迁到这里予以直接统治外,并且大封同姓诸侯,把整个殷族和其同盟民族,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封鲁公于鲁,予以殷民六族;封康叔于卫,予以殷民七族,“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这就是说,一切人的关系照旧,但必须根据周人的法律办事)。情势如此,除了加强本身和封国的武力外,同样也就无法加以统治。
酒色财气赋新意
作者:欧方强  来源:椰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国计民生  苏东坡  相国寺  礼乐  饮酒  建设  交易  利己  宋神宗 
描述: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在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佛印和尚挥毫,题写起"酒色财气诗"来: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席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礼记·月令》傩仪考
作者:杨孟衡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中华艺术  祭祀  西周  四时  历史文化背景  注疏  周代  礼乐 
描述:傩仪,征诸文献早而全者,首推《礼记·月令》篇。《后汉书·鲁恭传》:《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隋书·牛弘传》:今《明
孔子与儒家学说
作者:邵小菊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儒家学说  中华民族  西周王朝  礼乐  先王之道  儒家思想  鲁国  周礼  地方长官 
描述:者。其思想长期影响到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知道孔子和他开创的儒家学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