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与中国佛教
-
作者:童辰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佛教 《朱子语类》 陆九渊 理学家 朱熹 华严宗 佛学 周敦颐 唯心主义 思辨方式
-
描述:理学与中国佛教童辰宋明时期兴起并盛极一时的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独具特色和风格的哲学思维形态,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封建统治者作为新兴的儒学而奉为官方哲学,时间长达数百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古代
-
理学与经学
-
作者:李禹阶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易》 今文经学 《孟子》 《周礼》 《春秋》 朱熹 《中庸》 《大学》 理学思想
-
描述:理学与经学李禹阶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别具风格、特点的哲学思维形态。它的出现,标志着汉以来以经学为形式的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本文就理学与经学的关系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一、理学的经学形式
-
程钜夫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
作者:陈海银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钜夫 程钜夫 诗学思想 诗学思想 理学 理学
-
描述:程钜夫生于理学极盛之世,论诗自然摆脱不了理学家诗论的藩篱,以理为主。但与宋理学高谈性命、流于空疏不同,程钜夫为理学注入了务实之风,论诗尚实。而且尚变,师古而不泥于古。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元代前期南北
-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
汤显祖与书院
-
作者:李科友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书院 教育
-
描述: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汤显祖所受书院教育的熏陶,鲠直不阿,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和品德。
-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
《牡丹亭》的接受研究与“心”“理”学之争
-
作者:王妍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理学 阳明心学 儒学理想复归
-
描述:坛思潮的演变.
-
明代戏曲塑造女性形象的三种典型方式:以《牡丹亭》《玉玦记》
-
作者:赵雅琴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女性形象 理学 男权主义
-
描述:同的方式昭示了剧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但都与明代理学思潮有着深刻的关联。
-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
作者:彭永捷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论 朱熹 陆象山 理学
-
描述:主张制欲 ,此与其反对甚烈的佛、老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