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
-
作者:陈明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特点分析 创造性转换
-
描述:文章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三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
曾巩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朱尚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曾巩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
王安石 直面现实 作改革家
-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中国历史
-
描述:唐的四分之一。而且与之对峙的政权全都强横雄壮,堪谓“强敌环伺”。宋太宗赵匡义两次北征大辽,均以大败收场,主动征讨的结果换来对契丹人的屈膝求和。明人章衮在《书临川文集后》中有一段话,精辟地描述当时的状况: “宋之有天下,燕云尽失。契丹已强于北,元昊继起,兵力又夺于西。不能数战,则其势不得不出于求和。转输金缯,每岁不赀。卑礼甘言,惟恐挑祸。汉之文景,国辱而民不困,时则有文景之辱而无文景之利,此盖凛然不可恃以常安之势也。” 与顽固派较力 王安石生活的真、仁、英、神四朝,比起高祖、太宗时期,每况愈下。 真宗之初,便有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贡奉大量银帛。为国防计,北宋养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军费开支竟占政府岁人近八成之巨。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毫无战斗力,骑兵不会骑马,水师不习水战。
-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
李觏的妇女观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妇女观 妇女观 亲情 亲情 同情 同情 教育 教育
-
描述: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李觏的妇女观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对母亲、妻子及女儿充满亲情;对下层劳动妇女深切同情;对上层妇女,认为她们应该受教。李觏妇女观的形成受制于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社会地位,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一面。
-
浅析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启示
-
作者:刘文曦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 教育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
描述: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与他的变法事业紧密相连,围绕着如何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在政治观、教育观、人才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们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认真总结和分析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论李瑞清及其诗、书、画
-
作者:邹自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诗歌 书法 美术 教育
-
描述:一所师范大学。关于李瑞清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鲜有论述,本文予以初步展示,以补此项研究之阙。
-
论李瑞清及其诗、书、画
-
作者:邹自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诗歌 书法 美术 教育
-
描述:一所师范大学。关于李瑞清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鲜有论述,本文予以初步展示,以补此项研究之阙。
-
论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学术及文章
-
作者:张兴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觏 学术 教育 文章
-
描述:术”,醇质务实;不足之处在於好“张大其说”,议论“粗疏”,甚者还有迂阔“矫激”之弊。要之,胡、孙、石、李以儒学名家而献身教育,在学术探索、教育实践及“古文”创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
論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學術及文章
-
作者:張興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覯 學術 教育 文章
-
描述:術",醇質務實;不足之處在於好"張大其説",議論"粗疏",甚者還有迂闊"矯激"之弊。要之,胡、孫、石、李以儒學名家而獻身教育,在學術探索、教育實踐及"古文"創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樹,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