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146)
报纸
(642)
学位论文
(179)
图书
(144)
会议论文
(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127)
才乡教育
(6)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366)
2012
(494)
2011
(492)
2010
(492)
2009
(438)
2003
(238)
2002
(226)
1996
(220)
1994
(202)
1979
(36)
按来源分组
中国哲学史
(12)
佛教文化
(7)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4)
学海
(2)
中华书局
(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
(1)
新语文学习(高中)
(1)
今日中国出版社
(1)
中国医疗保险
(1)
相关搜索词
城镇职工
王安石
儒家
礼顺人情
古典散文
《乌江亭》
《题齐安驿》
古代文学
三皈依
古诗
答司马谏议书
妻子
两面派
历史风云
基本观点
力量
兴亡之感
作者
墙角
唐宋八大家
唐人
周礼
先王
礼
超越
《诗》
管理思想
《周礼》
王安礼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366
条
以儒解庄:
王安石
学派的庄子学阐释
作者:
李波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儒解庄
庄子
王安石
儒学化
Zhung
Zi
Wang
Anshi
Confucianism
描述:
王安石
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
王安石
为宗,并在
王安石
庄子学思想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将庄子思想颠覆,使儒道二家合二为一.这种以儒解
北宋儒学道论研究: 以范仲淹、欧阳修、卲雍、
王安石
为探讨对象
作者:
林素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学
道论
范仲淹
欧阳修
卲雍
王安石
描述:
時趨進。這也是這個時期論道風氣盛行的最直接原因。第二、儒學之內對「道」的詮釋,可謂議論紛紛,絲毫沒有定於一尊的意思。即使是
王安石
《三經新義》頒行,作為舉業準式,異「道」之論仍然不絕。第三,值得留意
我不是
王安石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我不是
王安石
看贪官陈世
礼
喊冤 与黄松有获奖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看贪官陈世
礼
喊冤 与黄松有获奖
徐芳
礼
把落后厂变为先进厂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徐芳
礼
把落后厂变为先进厂
孔子诗教的历史渊源:试探周代
礼
官制度中的诗教
作者:
吴昌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三百
诗教
乐教
孔子
周礼
礼
官
德
赋诗
描述:
度以及詩三百的流傳途徑息息相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對孔子詩教之歷史淵源的考察,也可以視為對中國詩教探本溯源的嘗試。
本文所稱的「詩教」,指的是古代以詩三百的相關篇章作為教本的教學活動。本文探究的焦點,包括了周代詩教得以成立的基礎、背景,以及它實施的情況、應用的功能,與具備的內涵特質。我們發現,詩文本的性質、詩文本的流傳途徑、詩文本的應用功能,是掌握詩教問題的重要線索,而本文的論述也圍繞著這三條彼此交縱的思路進行。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本文從周代禮官制度的相關文獻記載切入,針對「孔子詩教的歷史淵源」這個論題,提出如下的初步結論:
(一) 詩三百是禮樂文明的產物,其內容關乎政教文化,是周代詩教的基礎。
(二) 周代詩教主要由禮官負責,其授受途徑有二──樂官詩教與國子詩教。
(三) 周代樂官詩教以服務典禮儀式的奏樂歌詩為主,樂「德」乃其核心精神。
(四) 周代國子詩教以「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為綱領,意在培養貴族君子。
(五) 春秋時代「賦詩」、「引詩」的活動體現了周代詩教的功能與內涵特質。
深圳市委副书记庄
礼
祥指出:国际化城市首先应是法治城市
作者:
暂无
来源:
信息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深圳市委副书记庄
礼
祥指出:国际化城市首先应是法治城市
法拉盛华商会盛大就职
礼
首位女理事长徐朱留弟写历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侨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法拉盛华商会盛大就职
礼
首位女理事长徐朱留弟写历史
从宫廷后妃伦理到民间家庭伦理及昏
礼
的意义:李觏《周礼致太平
作者:
王启发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周礼致太平论
内治
宫廷伦理
家庭伦理
描述:
女的伦理规范、昏
礼
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既可见李觏从传统儒家的”齐家”思想出发,结合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与教训,阐明和发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和”家不齐则国不治”之道理的思想倾向,也可见李觏对
礼
学
王安石
论为官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月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继推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并改革了官制、军制和科举制度,进行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变法运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