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北宋的体制之争
-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三是汉文化的衰落。它们使宋朝君臣士大夫产生了烦燥、忧虑、恐惧甚至没落的情绪。
-
试论苏东坡的意隐
-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王安石 苏东坡 封建政治 知识分子 苏轼 惠州 岭南 专制统治 重感情
-
描述: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隐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隐”。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间接反抗的情绪。
-
试论宋代治理南方民族地区政策
-
作者:刘美嵩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宋代 民族地区 宋朝 王安石 蛮夷 地区政策 宋太祖 生产方式 刺史
-
描述:自镇抚,始终蛮夷遇之,斯计之得也”。在南方普遍任用原有
-
诗如烟,哲学如雨(三首)
-
作者:黎焕頣 来源:诗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江南 灵魂 赤壁 东风 历史 王安石 龚自珍 记忆 中山陵
-
描述:诗如烟,哲学如雨(三首)
-
论宋代江西文化的发展
-
作者:杜文玉 罗勇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籍 书院 王安石 通志 欧阳修 发展文化教育 州府 徐熙 董源 漕运
-
描述:人洪迈就说过:“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东西,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③所谓“饶人喜事”,指的是江西境内的饶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江南其他地区。不仅饶州如此,江西其他州县的经济、文化也都很繁
-
熙宁变法期间的农田水利事业
-
作者:汪家伦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修农田水利 熙宁变法 王安石 积贫积弱 淤田 五代十国 宋会要辑稿 兴修水利 北宋王朝 河渠
-
描述:,北宋政府颁布了《农田利害条约》,农田水利建设形成热潮,尤其是北方的放淤活动,规模空前,成为古代农田水利史上的壮举。
-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二三事
-
作者:高美玲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庆历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知州 范文 减摇 转运使
-
描述:或后世对他的称誉很高,与人们对熙宁变法的王安石毁誉参半不相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传诵了九百多年的名言.金元遗山认为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
-
永嘉学术开创者王开祖:宋代浙学通论之一
-
作者:周梦江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嘉学派 王开 开创者 浙学 周行己 陈傅良 王安石 浙东学术 《春秋》 孙觉
-
描述:响。
-
宋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高峰:“三苏”浅论之一
-
作者:余辛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古文运动 散文理论 苏轼 散文创作 三苏 王安石 宋代散文 作家 韩愈
-
描述:窥探作为苏氏家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苏氏文论的间架及其在宋代文论中的地位。
-
宋代山水词的文化审视
-
作者:章尚正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士人 王安石 欧阳修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山林 士大夫 宋王朝 政治家 文化审视
-
描述:间包蕴着种种文化观念,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就其静态结构而言,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外层是物的部分,指社会的经济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体,主要指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