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45)
报纸(1556)
图书(87)
学位论文(25)
会议论文(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87)
地方文献 (97)
红色文化 (81)
宗教集要 (24)
才乡教育 (22)
地方风物 (19)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348)
2012(298)
2011(268)
2010(467)
2009(289)
2007(121)
2001(41)
2000(78)
1987(42)
按来源分组
传记文学(38)
近代史研究(20)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北京档案(11)
商丘日报(9)
经济日报(9)
海内与海外(7)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1)
人民出版社(1)
今传媒(1)
李纪恒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强调
作者:暂无 来源:法治快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培育广西精神树立广西形象 本报讯 (记者黄世钊 实习生莫薇薇)着力培育广西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构建和谐广西为主线,开展“文明八桂”建设活动;今年将在全区党政机关开展“诚信服务年”活动;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力者,一律不得评先……这些工作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活
居隆庵找铀人
作者:黄继妍 张启堂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找铀  相山矿田  工作者  地质 
描述:11月初,记者来到被誉为“中国铀都”的相山矿田.体验寻找铀矿宝藏的地质工作者们的苦与乐——[编者按]
黄松峪党员远程教育党课
作者:马文坡  来源:京郊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党员教育  党课教育  教育活动  黄松  远程教育  先进事迹  教育基地  平谷区  中央书记处  学习效果 
描述: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平谷区黄松峪乡通过农村远程教育基地开展党课教育,使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受到了教育,还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效果。$$这个乡2002年投资20万元建立了远程教育基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针对有些党员年龄大、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情况,充分发挥乡远程教育基地
王安石不加赋而用足之说试析
作者:王瑞明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不加赋  富国强兵 
描述:不加赋而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
王安石“不加赋而用足”之说试析
作者:王瑞明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不加赋  富国强兵 
描述:“不加赋而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著者文摘]
重读李浩培教授合同准据法论著:纪念李浩培教授诞辰100周年
作者:刘慧珊  来源:东吴法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重读李浩培教授合同准据法论著:纪念李浩培教授诞辰100周年
浩气存天地之间 博学蜚国际法坛:纪念著名国际法学家李浩培教
作者:陈立虎 易波  来源:东吴法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浩气存天地之间 博学蜚国际法坛:纪念著名国际法学家李浩培教
江西现代戏剧事业的开拓者——纪念石凌鹤同志诞辰100周年
作者:刘云  来源:老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事业  江西省  剧本创作  采茶戏  开拓者  戏剧家  汤显祖  郭沫若  西厢记  演出 
描述:一石凌鹤,1906年6月20日生于江西乐平县大田村,原名石联学,笔名凌鹤,今年是他百年诞辰。石凌鹤同志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江西现代戏剧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戏剧家。他在1926年大革命时期即在他的家乡参加了革命斗争,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
《幽怪诗谭小引》解读:纪念《金瓶梅》问世信息传递410周年
作者:王汝梅  来源: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幽》小引  汤显祖赏《金瓶梅词话》  《幽》  与《湖海奇闻集》  莫是龙 
描述:一事实在1596至1600年间。《幽》编著者碧山卧樵,可能是莫是龙(待考)。
通变中的《牡丹亭》--在东南大学戏曲名家昆曲学术研讨会
作者:陈美林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汤显祖  通变 
描述:传奇《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前人的笔记、话本所提供的素材重新创作而成;它之所以能以昆腔演出,则得力于叶堂对宜黄腔的改制。可以说,传奇《牡丹亭》是文学、戏曲“通变”的产物。目前出现不同的演出本,正表明《牡丹亭》仍与时俱进地处于“通变”之中;也只有如此,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方能在不断的流传中趋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