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45)
报纸(1556)
图书(87)
学位论文(25)
会议论文(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87)
地方文献 (97)
红色文化 (81)
宗教集要 (24)
才乡教育 (22)
地方风物 (19)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348)
2012(298)
2011(268)
2010(467)
2009(289)
2007(121)
2006(78)
2001(41)
2000(78)
1987(42)
按来源分组
传记文学(38)
近代史研究(20)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北京档案(11)
商丘日报(9)
经济日报(9)
海内与海外(7)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1)
人民出版社(1)
今传媒(1)
恕的史学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十国  史学家  资治通鉴  北宋时期  王安石  末五代  十三年  魏晋南北朝史  史事 
描述: 恕(道原)是我国北宋时期的第一流史学家,但是长时期学界仅仅把他当成《通鉴》的同编修,司马光的助手来看,也只是论到司马光或《通鉴》时,才附带提到他;即使有为他做专论的文章,也多是论他在《通鉴》书局
民国书家赵世骏生平考
作者:张明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生平  民国 
描述:江西南丰,人杰地灵,英才俊士,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文学位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最引以为南丰人之骄傲。
“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云南画派”创始人之一荟 () 《我是什么》 《走进非洲》   人要是问我,你这一生为什么选择了画画?我可能一时无言以对。记得母亲曾告诉我,还在蒙昧的幼儿时期,我的天性
铭:闲话闲适()
作者:刘绍铭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意识,可惜文字古板无味。梁遇春小品深得19世纪英国familiar essay神髓,有望成大家,只恨天不假年,二十六岁青青的年纪就逝世。 五六十年前的散文,今天还耐读的应该是鲁迅的杂文和周作人的随笔
赤胆忠心干革命,舍死忘生战右江-纪念黄松坚逝世一周年
作者:中共东兰县委会  来源:广西党史研究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赤胆忠心干革命,舍死忘生战右江-纪念黄松坚逝世一周年
为创建凤山县工农民主政权而斗争-纪念黄松坚逝世一周年
作者:中共凤山县委党史办公室  来源:广西党史研究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为创建凤山县工农民主政权而斗争-纪念黄松坚逝世一周年
大年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年同志,因循环系统衰竭,医治无效, 于1999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的“大陆映像”研究
作者:蔡珊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大陆映像  两岸关系 
描述:多样化。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如此建构大陆形象与多种因素有关。客观环境、作者群体以及主编对历史真实的追求是所建构的大陆形象呈现三个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内容
“不容青史尽成灰”――和他的《传记文学》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旅美史学家德刚说“()以一人而敌一国”,这成为一则语萃,在华人史学界流传。 (1921-2000),祖籍河北芦台,生于辽宁锦县。“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山东、上海、南京,抗战胜利后
“不容青史尽成灰”:和他的《传记文学》
作者:张昌华  来源:人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成灰  回忆录  胡适  陈立夫  张学良  发刊词  台湾  民国史  办刊宗旨 
描述:《传记文学》的发刊词是亲撰的。他在办刊宗旨中说:"《传记文学》是以传记为领域的一种文学,任何与传记有关的文字与资料,都是传记文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