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53)
报纸(1047)
会议论文(84)
学位论文(43)
图书(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6)
地方风物 (1084)
宗教集要 (494)
地方文献 (51)
非遗保护 (7)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610)
2013(220)
2012(262)
2011(241)
2010(190)
2009(112)
2007(91)
1990(18)
1986(22)
1884(1)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25)
青年报(4)
江苏政协(3)
读读写写(2)
益闻录(2)
经典阅读·中学版(1)
作文世界(小学版)(1)
江苏商论(1)
前线(1)
中国校园文学(小学读本)(1)
约好再去看牡丹 (湖)寒江
作者:暂无 来源:盐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悠悠岁月】 便仓的枯枝牡丹,在盐阜大地香艳了近千年,远近闻名,家喻户晓。家乡有谷雨赏牡丹的习俗。每年谷雨前后,便仓的牡丹竞相开放、芬芳四溢,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这座古老的小镇,一睹牡丹雍容华贵的风采。 便仓离我的老家并不远,但我在成年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看过牡丹。刚参加工作那年,适逢电影《红牡丹》
王安石调侃苏东坡:你该到基层锻炼一下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苏东坡塑像 王安石像 宋神宗在位时,很欣赏苏东坡的才华,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当时,文学家王安石在开封做宰相,王安石也很欣赏苏东坡的才华,很愿意重用苏东坡。可是,苏东坡聪明
东坡悔续菊花诗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诗词  菊花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笃.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
影视书屋
作者:暂无 来源:台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屋  影视  剧情介绍  程小东  李连杰  黄圣依  金山寺  导演 
描述:狐妖色诱……
惜才救东坡
作者:方宇飞  来源: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政治见解  政见  诗文 
描述:苏东坡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由于政治见解和主张不同,两人逐渐疏远,最后到王安石晚年,他们为各自的政见闹得水火不容。王安石改革每推进一步,苏东坡都要写诗文相讥讽,弄得王安石十分恼怒,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
北宋士大夫阶层对城市园林兴废的作用:以苏轼、王安石整治西湖
作者:王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北宋士大夫阶层对城市园林兴废的作用:以苏轼、王安石整治西湖
浅谈如何发挥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吴宏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工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特别指出要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又承担着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作者:朱文琼  来源:科学咨询(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的含义  企业需要礼仪  中职生礼仪现状不容乐观  礼仪应是职业中学的基本素质课  礼仪课的内容 
描述:中国是礼仪之邦,却因为最近几十年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的礼仪规范和人们的礼仪行为逐渐消失了,而现代企业与国际的接轨,又需要具有基本礼仪素质的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培养一线员工的中职学校,应该把《礼仪》做为公共素质课在各个专业普遍开设,以期提高一线员工的素质,为企业培养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有用人才。
金山寺梦游录》的语言特征研究
作者:朴辰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山寺梦游录  语音标记  词汇特征  语法特征 
描述:接近与近代朝鲜语。第一、《金山寺梦游录》的语音标记虽然已经接近于现代,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近代的语音特点。即语音的腭化、头音规则、收音标记等各种语音变化现象更接近于近代朝鲜语,而且语音标记存在形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