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
描述:,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派和本色派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
-
依据新“令”高速交警昨开出超载首张罚单芮峰李浩见习记者鲁龙飞
-
作者:芮峰李浩鲁龙飞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场报讯 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11号)规定: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一次性记12分。4月7日上午,合肥市交警支队高速二大队民警就开出了首张罚单。
当天上午,高速二大队民警肖晨和张子环带车沿京台高速公路合徐段巡逻返回行驶至绕
-
追求鉴赏新境界:为打造学术性鉴赏新作与《名》刊结缘二十三春
-
作者:金志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赏 新境界 学术性 中国文学史 新解读 牡丹亭 欣赏 文章 周邦彦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描述:,每期刊物常是佳作如林,再加上编辑部精心编纂,巧设栏目,很快就在鉴赏领域,高出流辈,引领着鉴赏潮流,并跻身于全国有着
-
元代儒者价值观念中的“我”与“为我”:吴澄真儒观探析
-
作者:吴立群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 “我” “为我” “为我” 吴澄 吴澄 真儒观 真儒观
-
描述:;另一方面以内圣外王规定元代儒者的利益意识,为元代儒者重新树立了真儒这一价值目标,肯定了元代儒者的人格自尊与价值自觉。
-
杨炳儒:钻研创新理论,突破领域难题
-
作者:温兴煜 来源:科技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 创新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知识工程 知识工程
-
描述: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的知识工程专家杨炳儒,是一位情趣高雅、热爱生活的长者。与他交流,令人感到轻松而愉快。
-
齐派传人刘绍远先生向省市区县图书馆赠书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秦娟 实习生 房慧君)2月 25日,齐派艺术传人、济南画院名誉院长、山东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绍远先生向山东省、济南市及各县(市)区图书馆赠书活动在济南市图书馆举行。本次赠送的为山东
-
河北省高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黄松有终审获无期-曾任最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介绍
黄松有,1957年12月出生,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诉讼法法学博士。 1999年6月起,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庭庭长。2002年12月起,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大法官。
本报讯 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松有因贪污、受贿获无期徒刑后,坚决提起上诉。17日上
-
临川版《牡丹亭》汤显祖艺术节首演上海、河北等地4家艺术院团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我市投资200万元创排的临川版《牡丹亭》(抚州采茶戏)将在10月12日开幕的第一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上首演。在艺术节上,上海昆剧团、河北省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南昌大学赣剧艺术中心等4家艺术院团将来抚展演。届时,全国各地戏曲名家汇聚抚州,市民在家门
-
对话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薛维君:“环首都经济
-
作者:王红茹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首都经济 一体化 中国经济 河北省委 政府决策 咨询委员会 北京 环京津 副主任 新概念
-
描述:"环首都经济圈"这一新概念一经出炉,以往被称为"环京津贫困带"的河北13县市区,似乎一夜之间有望升格为"发展特区",并将获得"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以至与在民生福利方面令人艳羡的北京能够"一体化"。
-
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以明儒罗汝芳为例
-
作者:黄漫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中后期 书院教师 教师角色 儒学平民化
-
描述:代和自身职业发展需求,适时改变教师角色过程,并提出了对当今教师角色扮演的一些思考。第一部分通过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指出以往学界在书院教师角色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并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叙述了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了明初和明中后期书院教师在角色扮演上存在的不同,认为由于儒学平民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书院教师在积极思考角色的变化。第三部分介绍了罗汝芳的书院教师生涯,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罗汝芳在担任书院教师期间所做的四个角色变化。最后,本文总结了明中后期书院教师角色演变的原因,并分析了教师角色演变的时代意义及对当今教师职业角色扮演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