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爱欲望的诗意化象征:《牡丹亭》“至情”主题的重新探讨
-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性爱 性爱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意化 诗意化 至情 至情 欲望 欲望 象征性 象征性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牡丹亭》传奇性的绚丽爱情故事,从古到今,倾倒众生,令人如醉如痴。传说明清时期的俞二娘、金凤钿
-
从《牡丹亭》对《诗经》的接受看汤显祖的情教观
-
作者:李春芳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经 诗经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情教观 情教观 女教 女教 诗教 诗教 毛诗序 毛诗序 重要内容 重要内容 关雎 关雎
-
描述:。以
-
从叙事角度看《牡丹亭》的后半部:兼论全剧之总体思想内涵
-
作者:王靖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汤显祖 汤显祖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 情与理 情与理 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 柳梦梅 柳梦梅 女主角 女主角 徐朔方 徐朔方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
-
校本教材不应是“校园装饰”
-
作者:贾宪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开发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 实际需要 实际需要 主教材 主教材 装饰布 装饰布 学校 学校 催化剂 催化剂 特色 特色 使用过程 使用过程 生成过程 生成过程
-
描述: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在不同校园焕发出一片生机。学校针对自身特色和师生实际需要编写实用、适用、好用的"自主教材"
-
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实现跨越发展
-
作者:赵汝碧 谭晶纯 刘建华 谢进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实现跨越发展
-
昆曲之美——案头与场上——记白先勇关于昆曲《牡丹亭》曲辞赏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赏析 赏析 世纪初 世纪初 蔡元培 蔡元培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
-
描述:北京大学一向重视人文教育,具有悠久的昆曲传统。上世纪初,在蔡元培校长的倡导下,大批挚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将昆曲引入讲堂。2009年,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东方语言暨文化研究系荣退教授、著名作家白
-
情之所至,生死由他:试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
作者:孔文峣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爱情 爱情 汤显祖 汤显祖 游园 游园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柳梦梅 柳梦梅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华彩 华彩
-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夜来闲读《牡丹亭》,字字珠玑入耳让人回想起去年7月的一场演出—广府华彩。第一次听粤剧演唱
-
西方管乐艺术论稿
-
作者:陈建华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管乐 器乐史 研究 西方国家
-
描述:本书作者对西方管乐发展的历史作了纵向的梳理,同时对乐器的形成变迁也分别进行了论述。
-
胡应麟的两则《水浒传》研究资料补证
-
作者:陈丽媛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水浒传》 研究 资料
-
描述: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侧重于文言小说方面,但其对通俗白话小说亦给予相当的重视与研究,尤其对于《水浒传》的研究,在其著作中有两条关于《水浒传》的研究资料,一向不为人所重视,本文对这两条资料进行了
-
校本课程应是启迪灵性的“鸡汤”
-
作者:兰玉婷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级课程 校本课程 研究
-
描述:创新,为发展办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