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9)
报纸(22)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5)
地方文献 (16)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
2012(9)
2010(15)
2009(15)
2006(5)
2004(4)
2001(3)
1997(4)
1996(5)
1992(4)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6)
书法报(2)
戏曲研究(1)
人才资源开发(1)
兰州日报(1)
东华(东京)(1)
鄞州日报 (1)
奉化日报(1)
交通财会(1)
长江日报(1)
阳明心学三小议
作者:山本康雄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致良知”  心即理  “知行合一”说  陆九渊  “知”  道德修养  本体论  心与理 
描述:阳明心学三小议[日]山本康雄阳明心学的研究,除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均有精深的探讨外,国际上也甚重视,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丰硕。我作为东瀛来华求学之一个学子,对王阳明的学说颇多兴趣,仅得一管之见,分为三小题
《清真词》评四
作者:王恩宗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邦彦词  清真词  表现手法  市民意识  婉约词  集大成者  发展史  王安石变法  北宋词  风格多样 
描述: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南宋词的先驱,为宋词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的结论。
汤显祖“四梦”二
作者:饶仲林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社会生活  历史现象  佛道思想  消极出世  文学象征  作品  红楼梦  相结合 
描述: “临川四梦”风靡海内,风流400年,无不与宗教有缘。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现象。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事物,我们用传统的习惯去评价:或对或错、或可或否、或取或舍都已显得太狭隘了。正如法国哲学家思斯特·卡西尔所说:“在人类文化的所
精湛优雅的昆剧《曲》
作者:林琅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剧  表演艺术  独角戏  舞台  人物性格  汤显祖  观众  表演节奏  演员 
描述:小青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深受损害的青年妇女形象,是相当真实、动人的。《曲》一折是乔小青的独角戏,写的是乔小青被大妇幽禁,身似羁囚,只得读书浇愁,迷上了《牡丹亭》。她一读再读,深深同情杜柳之恋,更艳羡
《诗经》探赜二
作者:周文麟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诗经  齐桓公  许穆夫人  亡国  诸侯  殷人  作者  齐风  周礼 
描述:一、殷遗民“哀以思”的亡国之音——《诗·邶风·绿衣》试释汉人说《诗》,力图以儒学为皈依,牵强附会,多不可信。今天有些旧说已被抛弃。有的尚待斟酌。这里试释《邶风·绿衣》一篇。
陆维钊印签
作者:林乾良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学院  浙江大学  周亮工  斋馆名  世界之最  书法篆刻  副教授  平湖  学习  原名 
描述:中国美术学院已故的陆维钊教授(1899-1980年),原名子平,字东武,又字微昭,晚署劭翁,浙江平湖人。笔者于1951年在浙江大学求学时就认识陆师。至于向他老人家学习书画篆刻,那则是20年以后的事了。
太阳花(外二)
作者:刘国芳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楼梯  太阳  文丁  老师  女生  汤显祖  妻子  千真万确  裸体  楼上 
描述:别人好?”
中国城隍祭祀三
作者:荣真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隍祭祀  蜡祭  古文献  左传  北齐  杨伯峻  吴澄  城隍神  筑城  城隍庙 
描述:未有城隍之名罢了,①。今人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道教俗神》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宗教词典》中的《城隍》词条也沿袭了这个说法。我的看法则与之不同,论证如下:
鲁迅的《自小像》与梁启超的《自励》
作者:吴海发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言志  诗人  梁启超  王安石  宋朝  范例 
描述:鲁迅的《自小像》与梁启超的《自励》
赵孟頫书法研究二
作者:黄惇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孟  书法研究  小楷  黄素  内景  董其昌  高丽  李齐贤  审美倾向  虞集 
描述:一、赵孟頫小楷与东晋杨羲《黄素黄庭内景经》赵盂頫小楷在三十三岁时曾用功于钟繇,在《哀鲜于伯几》诗中称:“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今存其为鲜于枢书先君墓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大德二年(1298年)元成宗曾召病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