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7)
报纸(6)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3)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0(5)
2008(4)
2007(3)
2006(5)
2005(2)
2004(3)
2003(6)
2001(4)
2000(3)
1997(3)
按来源分组
语文学刊(3)
中国民族报(1)
戏剧杂志(1)
古典文献研究(1)
文史春秋(1)
文史知识(1)
老友(1)
阴山学刊(1)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
新湘评论(1)
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
作者:万伟成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与诗  佛禅  以禅入诗  唯心主义  山水诗  创作思维  唯物主义  晚年  《淮南杂说》 
描述: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万伟成王安石早年研究诗书、遐希稷契、致君尧舜,欲博轩冕、矫时变俗,都是以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支配的,他的《淮南杂说》一出,见者以为孟子,他用功最深的《周礼》,“固
苏文应是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的元凶
作者:孙景坛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巫蛊  巫蛊  苏文  苏文  拳夫人  拳夫人  江充  江充  汉武帝  汉武帝 
描述:罪巫蛊时,他被活活烧死,受到的处理最重。只有将苏文认定为元凶,整个历史线索才能清楚明白并与逻辑一致。
从印制“大字本”古籍看毛泽东晚年的思想和心态
作者:刘修明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年毛泽东  毛泽东晚年  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  古籍注释  布置  柳宗元  张元干  秦始皇  王安石 
描述:大字本古籍是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按毛泽东的要求校点注释的古代历史文献。当时,王守稼、吴乾兑、许道勋、董进泉和本文作者参加了大字本的注释.参加注释工作的还有复旦大学历史系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晚年的心灵历程
作者:张兆勇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杜丽娘  心灵历程  牡丹亭  王阳明  王学左派  儒家思想  戏曲研究  困惑 
描述: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南京将他早年所创作的《紫箫记》改写为《紫钗记》。此后,汤显祖在其家中连续创作了《牡丹亭》、《南柯梦记》、《邯郸梦记》,学术界习惯上将这三个剧与《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回应“挑战”:刘大年晚年关于革命史范式的思考
作者:黄广友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中国近代史  学科体系  革命史范式  现代化范式 
描述:民族独立与近代化、革命与改良等重大问题的思考,构成这一学派在这一时期思想认识的内核,成为守护这一范式的思想重镇和一面旗帜。
“诗词互证”看王安石晚年闲适词创作
作者:孙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闲适词  “诗词互证”  词史地位 
描述:年闲适词的创作内容、艺术手法及创作意义。
晚年能服务社会,是件快乐的事华盖山防空洞里有个“武友会”,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年能服务社会,是件快乐的事华盖山防空洞里有个“武友会”,
王荆公中晚年的心灵世界─以其诗为讨论中心
作者:石佩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灵世界  晚年  王荆公  王安石 
描述:面向,企圖作一個較好的的詮釋。研究重心著重於荊公中晚年時期,先以荊公詩學典範談起,由詩作本身所展現出來的部分,分析荊公的心境,再確立荊公的原始形象。詩人所運用的創作手法,也成了此次研究時所要觀察的重點
王应麟晚年怎可能隐居庆元我市学者认为新华网报道大谬不然
作者:吴海霞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应麟晚年怎可能隐居庆元我市学者认为新华网报道大谬不然
晚年王安石与吕惠卿——从《全宋文》的一篇误收文字谈起
作者:高纪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文》  王安石  吕惠卿 
描述:《全宋文》李定文中误收了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期间写给吕惠卿的一封书信,这封信和现存另外两封王安石致吕惠卿的书信一道,为我们提供了晚年王安石与吕惠卿释憾复欢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