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在浚及其研究
作者:姜晓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在浚  梨庄  花之词  悲凄清丽 
描述:在辑书、注书、刻书、藏书和家唱和词选编纂等方面的尝试。第二章为周在浚的家学以及交游考述。以其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兄弟们的学养及成就作为切入点论述造诣丰厚的家学,同时又从他与遗民唱和和遗民诗文集
浅论《小山》的深情回忆及其伤心
作者:丁凤珠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小山  伤心 
描述:被冯煦称为"古之伤心人"[1]的宋初词人几道在<小山>中,投注了很多对于往事的深情怀恋,透露着许多渗入骨髓的忧伤.他始终都在回忆,不停地回忆,是一个生活在回忆里的人.本文试就<小山>中的深情
一门父子花间
作者:乔建军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  花间鼻祖  晚唐五代  南唐  审美规范  温庭筠  冯延巳  几道    继承 
描述:如"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赵长卿及其
作者:房向莉 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朴实  比喻  风格  语言 
描述: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作。认为赵长卿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珠玉》艺术魅力浅论
作者:高鸿宇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玉润珠圆  玉润珠圆 
描述:是宋词的先驱者。《珠玉》被认为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集。无论还是《珠玉》都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珠玉》的思想内容入手,从情景交融、遣词用语、情中有思等几个方面谈
临川民间彩探析
作者:张发祥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区域特色  区域特色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 
描述: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章从临川民间彩的分类、区域特色和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以期推动临川民间彩乃至全国民间彩全面深入的研究。
临江仙·乡愁(用几道韵)
作者:冯倾城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临江仙  乡愁   
描述:蓬岛金风依约,神州玉露纷垂。鹊桥架起是何时?只期珠合浦,不忍蝶分飞。 遥想他年携手,那堪此夜沾衣。常相隔海诉相思。又将星子摘,日盼彩云归。
人生自是有情痴:论几道
作者:赵淑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多情伤感  纯真正直  懵懂傻痴 
描述:本篇有感于缪钺先生的《品与人品——再论几道》而做,围绕"情""痴"两个字从"多情""纯真""行痴"三方面讨论几道。
纯美的注视:《珠玉》浅探
作者:熊雪芳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审美  审美 
描述:《珠玉》的雍容娴雅是作为宋代承平时期的卿相自有的一份风度,而那种诗意的光辉则源于他对生活纯美的注视。这种纯粹的审美关照,没有任何功利之心,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提升,也正是词人内心世界(心灵
语不惊人死不休:漫谈高考作文如何炼炼句
作者:韩延明 王丽萍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词语  鲁迅  王安石  曹雪芹  文学史  遣词造句  简洁  语言 
描述: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炼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之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