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应是"人生如梦"
作者:张尤幸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人生  人间  人间  赤壁  赤壁  怀古  怀古  苏轼  苏轼 
描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教版作"人间如梦"不妥.据<容斋续笔>及当时的用语习惯,人生和人间两词的不同含义,苏轼被贬的人生遭遇、思想,怀古词的一般规律等说明苏轼
少年殊:诚实的力量
作者:高广平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年  宋真宗  文学家  政治家  词作  北宋  科举考试  哲理  传诵 
描述: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词作娴雅婉丽、饱含哲理,最有名的当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至今还被人们所传诵。
殊家世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杨安邦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南氏重修宗谱》  《东南氏重修宗谱》      诸子生卒年  诸子生卒年  知止  知止  改名原因  改名原因 
描述:殊家世中诸子的生卒年和殊第五子知止的改名情况,有关典籍、史料及论著均未详明。文章根据殊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东南氏重修宗谱》及有关资料,对殊家世中这二个问题作出考述。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描述:的第一人。苏轼熙丰时期是创作力与创造力最活跃的时期,创作数量多、质量高、体裁全面,题材广泛,其代表作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创作于这个时期。苏轼对于宋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深刻说理”、“容贯才学”等方法解决
“二苏”手足情
作者:杨志坚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派  宋神宗  苏轼  御史台  政见 
描述:史台监狱。
思念的月 思念的歌
作者:丁丽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念  宋神宗  王安石  密州  苏轼  汴京  苏辙 
描述:北宋神宗熙宁九年,41岁的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在密州做太守。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受冷遇的境地。因此,他既对朝廷政局强烈关注,又怀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而与骨肉同胞
殊诗富贵气象新论
作者:谢琰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象  富贵气象  心态  心态  趣味  趣味 
描述:本文从富贵心态和审美趣味两个方面对殊诗的富贵气象进行了新阐释.认为:殊在心态上重气氛而轻物欲、体富而不观富、怜贫而不处贫,因此其诗多流连而少失落、多体验而少虚拟、多悲悯而少讽谏.其审美趣味包含了
试论殊词的审美特色
作者:叶莉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殊词  殊词  审美特色  审美特色  理性  理性  含蓄  含蓄  纤美  纤美 
描述:殊是北宋重要词人,其《珠玉词》有独特的审美特色。在抒发情感时常多一份思致与理性,表现出以理节情的理性之美;描写景物纤细雅丽,韵味无穷,具有含蓄蕴藉的兴象美;他常用细致的词调表达那种纤细幽微的感受
殊《踏莎行》赏析
作者:陈万勇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踏莎行》  赏析   
描述: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春风不解禁扬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殊《珠玉词》的分类评价
作者:宋国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  分类评价  分类评价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逝的惆怅和春光美景不能长驻人间的惋惜之情;第二类,代女子而言艳情的词和表现自己优游岁月的词;最后是无聊而缺乏真情实感流于庸俗的词.